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09-07-03  更新时间:2009-07-03  作者:刘有千  点击次数:16318

【内容摘要】

会议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存在,必须具备构成产业的基本要素,而且产

业链上的相关主体既要相对独立又必须相互依存。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据现阶段我国会议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已初步具备了成为产业部门的条件,但由于会议产业起步晚,还存在着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市场不规范,产业队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等诸多问题,因此探索分析我国会议产业发展趋势并进行发展模式探求成为当务之急,新模式的确立不仅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更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能够体现和符合现代会议业的特征。专业化分工明确、市场化运营突出、规范化运作管理、品牌化推进策略、多元化发展道路将是我国会议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会议产业;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品牌化;电子化。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日趋成熟,会议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尽管我国会议产业在短短20年的成长中变的日益成熟,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国相比较来看,无论在整体产业规模上还是在产业链相关企业规范化运作上仍有很大差距,为此我国会议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会议实践的同仁们以及政府相关组织和部分官员都在共同努力,探求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并能够尽快适应当代竞争环境的会议产业发展新模式,使我国会议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在良性循环下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国会议产业现阶段发展的具体情况对我国会议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一、会议产业化条件基本成熟。

1、会议产业的形成。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一性质产品或提供劳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会议之所以成为产业是因为其具有经济学中有关产业定义应具备的条件:一,会议行业部门独立化;二,会议相关行业众多且已形成一定规模。比如:旅游业、餐饮业、运输业、媒体业、酒店业等;三,形成独立的劳动力资源,能够生成一种新的职业。例如:我国会议产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各种不同类型会议产品的策划、营销、服务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并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会展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也已全面展开并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最后,会议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产出价值。

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会议市场大融合的有力推动,得益于国际以及国内相关行业、组织、有关区域之间经贸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会议产业正在由过去的以政府组织主导并直接参与的形式,逐步转型为由政府组织促进、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直接参与并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过度,近年来的市场分析来看会议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强大的市场拉动力,吸纳了诸多会议相关产品及边缘产业的加入,会议产业的雏形基本形成。

2、国内会议产业与国外的差距。

在欧美等众多国家,会议产业在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作机制等方面都已相当成熟,会议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也很高,主要表现在行业管理的市场化产业链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非常明确以及配套服务项目丰富、产业链相关服务设施齐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经过近20年发展我国会议产业虽已初步具备成为国民经济一个独立产业部门发展的条件,但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准入门坎儿低等因素造成了我国会议产业领域市场行为不规范、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产品”,还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值低、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为此,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理论上乃至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我国会议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会议产业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是困扰会议产业发展的最大的问题。从我国会议产业2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会议行业的实际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由于其他相关行业的人才队伍,如服务业中酒店、旅游以及其他产业领域的相关人员,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直至本世纪初才陆陆续续有个别院校开始涉足会展专业,产业队伍的建设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人才的缺乏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会议产业的发展。

     2、缺少国家政策支持。

众所周知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扶植,会议产业急需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来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特别是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行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市场准入条件设定、税收政策出台等。

     3、产业化分工不明确。

会议作为一种产业,产业化分工不明确。如果把单个会议形象化为一种“产品”的话,会议产业在研发阶段、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各个领域相互交叉、分工不明,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无序,有些“产品”及服务不被社会所认可。

     4、服务企业运作模式不规范、市场竞争无序。

会议服务领域市场准入门坷儿低、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值低、运作行为不规范等现象,造成市场混乱、无序竞争,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拖了产业化发展的后腿。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并出台一些鼓励会议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高等教育也在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本科院校中有21所已经设立了会展相关专业,高职院校在不断加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致力于会议产业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在积极推动并研究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方向。                           

三、我国会议产业发展趋势。

(一)专业化道路。

1、人才专业化。

  任何产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人才专业化是会议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形成专业教育系统。我国自2003年底已有2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会展专业(或方向),至2005年开办会展专业(或方向)的院校已达60余所,但由于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教师缺乏会议实践经验等原因,导致课程与实践脱节等现象,毕业生进入行业后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并且相当一部分的人员流入其他行业,故根据会议人才的二个层次,第一是会议的策划、组织、管理人才;第二是会议的组织服务实施人才,需形成不同模式的教育培训模式。高等院校重点培养第一层次的会议人才,第二层次人才应由职业学校培养或针对与会议行业相关的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如酒店、旅游等从业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二是建立会议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系统。

美国的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会展经理(CEM)的培训体系。目前我国上海地区由中国贸促会、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和中国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共同组织引进了CEM资格认证体系,建立了会展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开发了“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考核项目,并分别设定助理会展师、会展师、注册会展师和高级会展师四个等级。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形势需要,今年年初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新职业中也终于增加了会展设计师,这是会展业国内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关行业组织也在积极制定行业资格认证条例和考核办法,推出行业资格认证体系。在今后需要针对会议业的分工对人才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和认证工作。

2、产业组织专业化程度高。

随着会议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一大批专业策划企业及队伍、专业营销企业及队伍、专业组织实施即会议专业服务的企业与队伍、专业会议附加产品的延伸服务企业与队伍会应运而生。

会议运作专业化包括:设定的会议项目专业化、会议主办机构专业化、会议服务专业化。

会议项目的专业化必然要求专业化的机构来确立并完成。近年来国际会议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产品”综合性下降而专业性逐年上升,项目内容更加细分和专业化,这势必要求会议策划机构及人员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准,需要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这样才能够提高会议“产品内在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与会者,才能提高会议效用。

目前会议市场多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主导,由专业会议公司充当项目主办方的情况还为少数,但从会议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将逐渐淡出对会议市场的直接参与,转而通过法制手段和经济手段对会议市场进行宏观控制,一批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核认证后具有资质的专业会议公司将逐步成为会议市场的真正掌门人。

会议服务专业化要求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专门服务,包括会场服务、接待服务、相关活动服务、会议旅游专业服务机构等。目前在接待服务、会场布置、证件制作服务、礼仪服务等都已经体现出了专业化的趋势。

3、引领产业学科不断发展的专家队伍。

随着我国会议产业的蓬勃发展,会议产业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会议理论研究与会议产业化实践脱节,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会议产业化实践活动,此外一些学者注重国外理论的推广而未能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建立一支由会议学者和有会议产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共同组成的会议产业专家队伍,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并不断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探索并形成一套能够指导我国会议产业良性发展的理论研究队伍,也是当务之急的重要举措。

(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起初我国的会议多数是由政府“买单”,即以政府举办和管理为主体。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会议市场机制逐渐形成,例如200551日起实行的《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除国家有关部门或市政府批准外,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不得违背企业意愿,采取行政干预手段要求企业参展。”这就为非政府组织及专业化会议组织预留下了相当的市场空间,只要市场有需要,就可以尽其所能的开发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议“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促进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会议市场化运作具备了以下条件:

1、政府推动是会议市场化运作的保障。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会议主体市场将逐步让位于专业会议企业,政府一方面通过宏观指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和引导会议市场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将逐步直接向能够主导会议产品的专业化会议企业购买服务,包括会议成果的获取。对于那些能够经过培育形成品牌化的会议项目,政府还需要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与帮助。

2、会议资本市场化筹集。

    从会议产品的构思、策划以及会议产品的形成、到会议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就要求会议专业企业运用市场化手段来筹集会议所需资本金,已经有投资基金、产业领域有关企业开始直接或间接投资“会议产品”,此外专业会议企业还可以通过会议广告、赞助、参会人员注册费以及会议成果的预售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3、会议项目确立的市场化运作。

    会议项目的确立是关系到会议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所在,因此项目的设定、确立、可行性分析要有理论学者、实践专家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官员参与,专业会议机构同样也需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向相关专业机构(会议策划机构)或者有关人员(专业会议策划人)购买服务以保证所确立会议项目切实可行。

4、会议服务的市场化采购。

随着会议产业化趋势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化,会议服务的各个环节也会逐步分离,会议主办方只需要按照会议产品自身需求分不同环节直接购买相关服务即可。如会议营销可以向专业会议销售公司购买服务,会场布置可以直接向专业会议会场搭建企业购买服务、会议记录可以直接由速记公司提供服务。

(三)会议合理布局、规范化的运作、品牌化的发展方向。

政府及相关行业组织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出台有关行规行约来促进产业布局合理,企业规范发展,既要兼顾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要照顾到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

1、合理布局、重点扶持。

目前我国会议由于布局不合理,表现为以下问题:一是效益低下,不能成为产业系统。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议经济能带动相关行业经济发展,其经济的关联度高达19,而我国会议发达的京、沪、穗三地区其经济关联度也只有16。二是会议产业发展不平衡。会议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密切相关,近年来,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福建、辽宁等经济发达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以上海、北京、广州三大会议城市为中心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会议产业带,但其他地区相对薄弱。三是市场无序,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会议重复、层次不高、政府行政干预、没有规范会议服务和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

针对目前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一是出台相关促进会议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培育建立会议产业集中区。可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三角洲、环渤海、成渝、长株潭等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城市建立发展若干综合性会议产业园区等,集中打造我国会议产业发展的航母,以带动我国会议产业的全面发展。这些区域的重点城市无论在会议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服务上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条件,政府只要在政策层面上给于一定扶持即可真正成为会议产业的标杆。二是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联合国家相关行业组织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会议产业,打造地方“名品。这样有利于建立布局合理的会议产业带并促进区域特色会议产品的形成与发展。

2、会议规范化运作。

会议规范化运作内容包括会议运作企业的规范化和会议市场的有序竞争。会议运作规范化要求会议相关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机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自身行为。有关会议行业组织也可以通过制定行规行约等来规范相关企业行为,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或许可制度来提高会议产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以达到会议市场的有序竞争。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政府归口管理,对会议行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建立会议产业的行业自律机制并加强与海外会议行业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会议的国际化发展。二是成立全国性的会议行业组织,并制定具有行业约束力的行规行约,既要保障会议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推动会议市场良性发展。三是建立会议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的评价体系,来进行会议主办机构资质的认定、会议从业人员资质的认定以及会议服务水平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3、品牌化的发展方向

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塑造与维护已成为在市场竞争中的焦点。据统计,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最大能够占到市场分额的40%,收益能达50%,可见品牌有巨大的效应。要想在会议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才能长足的发展。

培育会议品牌,建立良好的品牌机制。首先要得到权威协会和行业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加大会议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其次会议企业建立专业的运营机制,例如从会议前期的市场调查、会议项目的确立、会议的宣传营销到会议的组织与服务、会议其他项目活动的安排都能体现高的专业化水平,充分显示品牌的优势。还要建立强势的宣传机制,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进行宣传。特别是现在大力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品牌战略,最后还要争取国际认证和精心设计企业的CIS系统,以便巩固品牌的地位,总之,品牌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要想持久维护品牌,便要注重维护品牌的质量,会议品牌的质量包括会议的议题内容的设定具有现实意义和尖端性,其次会议项目的多样性,会议服务的专业配套系统性,此外会议的创新性和延展性也决定品牌的生命力。

近年,国内出现比较知名的会议品牌,比较典型的如博鳌亚洲论坛。这一会议品牌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其会议宗旨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学术意义,其宗旨立足亚洲,深化亚洲各国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又面向世界,增进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话与经济联系,并为政府、企业及专家提供了共商经济与社会等方面问题的高层平台。其次,论坛得到高层次的支持与拥戴,2002412日至13日,论坛举行了首届年会,其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48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多代表参加会议,中国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并讲话。2005年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会各国政要、前政要、政府高官、工商界人士及知名学者1200多人,其中除中国领导人之外,还有5位外国首脑、3位副总理(副首相),此外还有100多位跨国公司全球总裁和亚洲总裁及一批中国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并且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吸引了中外知名媒体的关注,形成了强有利的宣传攻势,大大提升了会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博鳌亚洲论坛还同时借助其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延伸出其他会议活动,同时也取得很骄傲的成绩,例如2002年桂林博螯亚洲旅游论坛;北京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与区域贸易”研讨会;2004年青岛亚洲合作与发展高层研讨会、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2005年深圳博螯亚洲论坛企业家峰会等。综上所看,博螯亚洲论坛的影响力日劲,已成为中国成熟的会议品牌,并形成独具风格的品牌模式。

(四)信息化、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与其他产业领域一样,会议产业也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发声者越来越大大的变化,各种信息化、电子化手段已经融入并运用到会议产业各个环节,新型会议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出现,从前几年的电视电话会议到现在的网络视频会议,无不透着高科技的缩影。

具体表现为:

1、会议管理运作信息化

从会议确立项目前信息的采集分析到会议项目的营销宣传,到会议服务管理人员的招募,再到会议酒店的确定,最后会议成果的总结与整理、数据分析、客户管理等都需借助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这样可保障会议的高效运作。

2、会议电子商务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各种新型的商务运作模式不断涌现,会议业的发展也将会借助这一现代技术手段。会议交易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便是电子化手段应用于会议业的很好方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对加强中国会议产业市场竞争力和规范会议市场具有重大意义,中万会议产业(北京)有限公司率先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并独家推出了基于会议价格与会议服务的在线竟价交易系统----中国会议交易中心。

会议交易服务网以会议价格公开和服务在线交易为核心,以商务考察、客房预定、机票预定等为服务支撑,以全球会议动态和相关产业政策为基础,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议产业电子商务体系。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会议主办单位均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会议服务需求信息,酒店会员则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在线投标,会议主办单位结合网站提供的投标酒店的详细信息从容地选择理想的会议场所和相关服务,充分体现了交易平台的公平、公正、透明、互动的优势。会议交易服务网具有以下特点:省事——只要登陆网站,发布会议的相关信息进行招标,便只等候着符合要求的酒店投标了;省心——在线便可获得酒店详细的信息和报价,同时也免去了跟酒店谈判的麻烦;省钱——参与网上竞标的酒店多为网站的会员,长期合作,信誉度高,竞标的价格应为最低。从而大大节省了会议酒店的开支。同时,网站详细的酒店信息也为寻找酒店,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交通、联络等开支。

尽管这一模式目前尚不被社会所认可,还处在培育期,但随着会议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势必会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3、网络视频会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线视频,在线传声技术的日趋完善,完全可以满足网上会议的要求,网上虚拟会议有以下优势:一是节省大量的会议开支,例如节约了食宿费、路费、会费等。二是节省时间,可以在灵活的时间内进行交流讨论,大大增加了自由度。最后避免了面对面交流过程中的人际冲突,在线沟通更理智,更深思熟虑,更易达成共识。

我国会议产业走势,宏观上能够体现出政治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晴雨表”,微观上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国际会议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会议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必将带动我国经济步入更加辉煌的时期。

 

 

【作者简介】

刘有千,中万会议产业(北京)集团总裁

 

 


上一篇: 入世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下一篇: “十五”期间中国展览业发展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