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标准的尴尬
发布时间:2013-10-14  更新时间:2013-10-14  作者:中国贸易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范培康  点击次数:4928

    众所周知,中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但无论是展览数量、场馆建设还是从业规模、带动效应,仍处在初期阶段,行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较低,行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属于粗放式发展状态。行业发展亟需规范和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游戏规则,有了规则才能顺理成章。

    近期,商务部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会展行业规范标准,内容涉及会议展览场馆运营服务、展览工程搭建、组展企业资质、布展企业服务等6个方面。其中,《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最早由原国家经贸委在10年前主导制定。《会议中心运营服务规范》和《展览场馆运营服务规范》两项标准制定工作由国家会议中心承担。这后两项标准借鉴了国内外知名会议与展览中心的运营经验和理念,同时结合了国家会议中心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的管理模式,兼顾到了一二线城市会展场馆运营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会议中心及展览场馆运营服务应具备的基本资质、部门设置、功能设置、配套设施以及对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现场管理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结合行业典型,颁布行业标准与规范,有利于健全会展行业的标准体系,完善会展行业的调查、统计和审计的指标制度,建立行业发展秩序,为制定产业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当然,仅有这些基础性规范标准,还不足以构成中国会展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全部。多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地方政府为规范当地会展业发展,各自出台了地方性要求。展会主办方在不同城市需遵守不同的要求准则。不同行业的展会,在展会标准与统计问题上,也会大相径庭。不同导向的展会,国际化参与程度更大为不同,标准化设计也难以达成。

    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会展行业监管模式,往往是以行业协会名义对会展项目进行分类、认证,UFI最为典型。UFI(即全球展览业协会,原国际展览业联盟)对申请认证展会的规模、历史、国外参展商比例、国外观众比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按其规定的注册标准,作为国际性展会至少必须连续举办3次以上,展出规模至少为2万平方米,国外参展商比例为20%,海外观众占比为4%。UFI被展览界公认为展览会走向世界的桥梁,经UFI认可的展会是高品质展览会的标志。从1988年起,中国的展会和展馆陆续申请加入UFI,经过UFI认证后的金字招牌,在国际招商合作中可领一时之先。

    但UFI认证是否符合中国展会的实际?应该说,中国本土举办的展会在规模上已经不是首要制约条件;那么,国外参展商的比例要怎么计算,合资企业及外资在华代表处是否属于国外参展商?为何已跻身全球四大知名展会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却退出了UFI?中国本土的展会是否有更适合国情的中国UFI?

    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参照UFI和国内现有标准,结合自身的展会实践和实情,于2007年底着手筹划对农业会展分类认定工作,成立农业会展分类认定工作委员会和专家组,制定农业会展分类标准和认定办法。2009年初正式发布了《中国农业会展分类认定办法(试行)》和《中国农业会展分类标准(试行)》两个文件。前者系统规定了农业会展分类认定工作的原则、对象、目标、工作程序及成果的使用,后者为开展分类认定提供具体的指标体系。实施后,根据搜集到的农业展会数据,形成了11个农业综合展和9个农业专业展的分类认证标准。结合主管部门的行政资源与政策要求,农业类展会的分类认证工作,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列。

    相对于分类认证来说,会展行业标准的尴尬在于标准是否完整?是否强制?是否能有效执行和监督?是否真正为业界所认可和遵循?是否能真正完成会展的统计与审计?

    会展行业强制性标准的“难产”究其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是主体缺失。到目前为止,如此庞大的会展市场,还没有真正全国性独立的业界组织能在性质、定位、功能、职责上与业界的需求和业务相匹配,与会展产业的自身发展相匹配,真正实现行业发起、行业规范、行业自律。其次是典型缺失。会展行业涉及面广,横向与纵向空间大,规范标准既要着眼国内国际,又要兼顾地方行业,过于空泛,没有操作性;过于条文,不能适应不同城市和行业特点。类似国家会议中心、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对展会基础规范、分类要求等典型性尝试,业界还缺乏足够的推广。最后是专业缺位。无论在人才认证、品牌认可还是在合作伙伴确认等展会各环节,缺乏“第三方”角色的作用。在市场化程度整体不足的国情下,对专业第三方的需求并不强烈。

    其实,还有一个行业统计的现实问题。所有的无论是会展分类认证还是标准规范,都基于行业的数据及其统计。目前,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研究机构还是中介组织,谁都无法拿出一套详实的让人信服的会展行业数据。成熟的主办方会对展会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对离谱的统计只能苦笑了之。没有基础务实的统计数据,没有长期规范的数据采集,更没有对重点展会的审计核查,要建立行业规范标准体系尚待时日。

    如此一来,是不是展会就不需要被认证、被标准化了?当然不是。认证和标准是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在规则内的游戏才好玩,也才能玩好、玩得安全。随着系列标准的出台,会展行业能够进行适度的市场规范,尤其是促进场馆安全性规范和服务标准化规范,促使市场更加有序,也使得行业标准化不再尴尬。

 


上一篇: 告别非理性繁荣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