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会展业加强对策,避开制造业“前产业空心化”
发布时间:2008-12-15  更新时间:2008-12-15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会展学院副院长胡平  点击次数:4988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处境可谓内外交困,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四把刀子”加“一根绳索”。“四把刀子”是指汇率上升,以及能源,原材料、劳务成本大幅度上涨。“一根绳索”就是信贷收紧。

根据咨询公司BoozAllenHamilton的问卷调查,从事制造业的外资企业中,20%有明确计划至少将部分生产线外移。1/3移往内陆省份,1/3移出中国,最后1/3干脆选择关门停业。以广东东莞为例,有报道指出,当地的家具企业正遭遇难局。因此,有分析家认为,广东已成产业空心化重灾区。他预言,广东1/3的出口企业会在今后三年内倒闭或转型,而广东省出口占全国总出口近30%,广东出口产业正在萎缩。

那么,事实果真如分析家认为的那样吗?中国的制造业遭遇的困局,对相关的会展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若有影响,应该如何规避呢?

中国尚处于“前产业空心化”阶段

对于“产业空心化症状已在广东省出现”、“广东1/3的出口企业会在今后三年内倒闭或转型”的判断和预言,在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会展管理系副院长张玉明看来,为期过早,证据不足,有待事实来说话。 

广东省家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克在《广东省家具行业200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2008年广东省家具行业整体呈现出中等速度的增长态势。据不完全估计,广东省1-6月家具销售总值790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出口达到5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实现从年初的负增长到较快速增长的转变。这里的两个增长都说明没有出现空心化。而且,预计下半年广东省家具行业总体会比上半年还好一些。

而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会展学院副院长胡平看来,虽然我国一些区域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特征,但并非必然是产业空心化所带来的恶性后果,也可能是下述情况所致:

第一是产业结构软化。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这是产业结构软化问题,产业结构软化不能与产业空心化混同起来,因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下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是一个正常现象。

第二是生产线外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的成本、能源资源的价格必然不断上升,而周边的国家却依赖着依然很低的人力资源价格来吸引国外制造商的投资建厂,使得我国境内的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这些更低成本的国家去。但是生产线转移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动做出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定,其可能会实现双赢的局面,在上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中中国大陆与港台、日韩等地区实现了双赢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意味着生产线外移不能与产业空心化划等号。 

因此,在胡平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中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空心化状况,而应将其视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可能的现象,并加以引导。产业空心化是各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美国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其“工业化社会”过渡到“服务性经济”时期,美国的制造业一度被视为“夕阳工业”,然而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生机,成为美国有革新精神的部门。正是制造业的复苏,有助于美国避免陷入严重的衰退。

只有不景气的企业,没有不景气的行业。

在张玉明看来,换个角度看目前中国的制造业,面对“四把刀子”加“一根绳索”,也许不完全是坏事。

以家具业为例。从1987年的13亿元产值到2007年的5400亿元产值,中国家具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家具产业上百年的道路。从数字上看,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深入分析,就发现不少问题。诸如模仿生产、粗放经营、产能过剩、品牌匮乏等。据统计,目前还没有一个市场份额超过0.5%的家具品牌,也没有一个市场份额超过0.5%的家具卖场。所以,在行业内部重组和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借“四把刀子”割掉一批规模不大、经营不善、产品质量不好、利润偏低的小企业,就给了大企业更多的市场空间。借“一根绳索”捆绑(兼并、收购、联合、联盟等)一批企业,扎木成排,就增加了挡风浪抗风险的实力。这是促进中国由家具“大国”向家具“强国”迈进的措施之一。

在张玉明看来,广东家具业在行动,总的发展方向应该越来越好。但迫切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和强化队伍。

2008年10月6日,继向困难群众发放“千元红包”开口设立10亿元转型基金之后,东莞市委、市政府再做出决定,一次性拿出1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广东家具业已成功拓展市场。首先是加快外拓。例如,拓展东盟市场。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5月广东对东盟出口家具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再如,开拓中亚国家家具市场。已开始增加内销。出口企业改变单一的出口模式,部分转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内销”的组合模式。

此外,广东家具业正设法降低成本。如有的家具企业已开始探索板材的拼接技术,充分利用过去扔掉烧掉的碎木,以降低生产成本。有的家具企业已开始探索建设自己的分销机构,以降低流通成本。广东家具业正求新求变。众多家具企业、尤其是外销企业已经从各方面进行内部调整,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但令人担心的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经营观念和人力资源。 

产业空心化对会展业影响是必然的

会展业是建立在产业之上的一种为其各种交流提供机会的平台产业,因此如果我国的制造业受到产业空心化的影响,会展业也必然受到影响。胡平认为,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会减少会展规模,会展数量。会展业的参展商,如果类似广东东莞家具业所遭受的情况大量发生,工厂倒闭或外流,会展产业就无法吸引足够的参展商,那么也必然会走下坡路,这也是“唇寒齿亡”道理之所在。

其次,会造成会展业更大程度的恶性竞争。由于僧多粥少,市场竞争必然加剧,恶性竞争必然难免。

还有,会影响中国会展业的整体形象。中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我们很多工业品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一下子没有很强大的产业群作保障,国内举办的制造业相关展会很难聚集极高的人气,这种没有强大产业基础的展会也不可能在国际展览市场上保持对产业领域的吸引力。

对此,张玉明看来,展览业自救的方法是做好制造业的流通媒介,为制造业走出困局助一臂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认为最具市场性的流通媒介是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和展览。所以,组展公司要在招商工作上下大的力气,帮助制造业发现和寻找新的买家、拓展和培育新的市场。制造业的发达是展览业发展的基础,展览业的成功也可以反作用于制造业,形成良性循环,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未雨绸缪会展业加强对策

虽然说做出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判断为时过早,但相关会展业一定要及早做好准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对此,在胡平看来,会展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防息于未然。

1、更广招揽。特别是在招揽参展商方面应多做思考,不能仅仅盯住国内的制造业主,应具有全球化的眼光,把我们展会的服务积极的伸向各大跨国企业,尤其是在我国周边地区设厂的那些制造企业。我们的会展业有中国这个强大的市场做支撑,就应该利用好这一点,吸引全球的参展商,从而把我们的客户多样化,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产业空心化所带来的参展商流失问题。

2、品质取胜。同时,制造业的转移并不能绝对的说给会展带来打击,减少会展的举办次数,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质量上,如果下次品牌会展带来的效应大于十次其它会展带来经济利益,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花过多的成本在十次会展上而不是将人力物力集中在一次品牌会展上呢?

3、会展转移。展览会,特别是产业依附型的展览会不妨考虑依托产业转移,酝酿会展转移,可能也是展览会发展的又一商机。

总之,胡平认为,会展业可以说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目前整个国际大背景的经济危机,或者说“四把刀子”和“一根绳索”对会展业的打击更大,也许对会展业而言,要准备“过冬”了。国际经济的衰退必然会给每个国家带来影响,如果要绝对的规避应该是不现实的,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相对的规避,在各种会带来损失的情况中,挑选最小损失的那个。


上一篇: 展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西安曲江会展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