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题访问
中国会展教育 难的是定位——专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可
发布时间:2010-12-27  更新时间:2010-12-27  作者:  点击次数:5294

“如果中国会展教育受到褒奖有我的贡献的话,那么中国会展教育遭到批评,我也难逃责任。”这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可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位中国会展教育的创始人,总有一些深入而独到的看法。在会展业进入后世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营报就会展教育界的现状,专访了刘大可。

 “大学不是给某个会展企业定点培养人才”

记者:会展专业从2003年正式设立到现在,已经走过8年历程,您能谈谈对当前会展教育的感受吗?

刘大可:我对现在的会展教育有种一窝蜂的感觉。出现这种现象,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这里有个大背景——中国教育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上大学对很多人还是一个奢望,所以不论什么专业,只要有一个上学的机会,能够拿到文凭,即便将来不在这个专业发展,也会去上学。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校设置的大部分专业几乎都能招到学生,特别是对普通高校,情况更是如此。

其次,会展行业是一个新生行业,近两年各级政府一直在推动它发展。尽管会展业本身对GDP的贡献不大,但其社会影响不小。每次我们看到展览举办或者会议召开时,都有大批媒体采访,相关领导也会出席,这就在无形之中进一步放大了会展活动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会展人才需求泡沫化了。

但不少会展活动是一次性的,所需的人员也是短暂的。比如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很大一部分人就得转业。

我们首先要清楚,搞会展教育不是在培养志愿者或者临时工,而是需要培养能够找到长期饭碗的职业人士,所以会展教育要对准职业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应付大型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人力不足。

记者:既然会展教育是培养长期服务于会展业的人,可我们也常听到会展界的人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刘大可:是这样,我把教育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做教育的,另一个部分是做培训的。做教育注重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做培训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提高。教育的结果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培训的结果是将人培训成“一个训练有素的人”。我认为对会展界而言,受过良好教育的这一部分人,缺口还比较大。

学校应该怎么教育人?会展界又需要什么样的人?业界有业界的说法,学校有学校的意见,双方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达不成一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展行业本身的特点。

一般所说的培训,比如培训维修钟表,培训之前不会维修和之后会维修是非常清晰的对比,而且如何维修也有明确的标准。这就是说,一般培训的标准和结果都很清楚,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技术线路和职业界限。

但会展培训不同。比如组织一个出境展,需要招商,需要帮客户申请签证,需要确定邀请函,需要安排客户的境外接待等。但这些工作并不只有会展系的学生学过,不少环节旅游系的学生也懂,甚至一些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经过短期培训也能明白。这就说明,会展培训没有清晰的技术要求,找不到相对清晰的技术路径。这也导致会展教育的课程设计和业界的要求之间,产生了距离感。

现在会展公司说学校培养出的人用不上,可是要让会展公司来提出具体要求,他们也无法描述得很清楚。这正是会展教育的一个“特色”。

记者:在这个“特色”下,会展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刘大可:这里有个前提:教育应该是终身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所受教育包括很多层面,比如大学里的教育、工作单位的在岗培训、行业协会的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等,不同的教育类型有不同的要求,每一种教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目标定位。

在我看来,大学是宽泛式的教育,目标我总结为九个字:

首先要“会动脑”,一个大学生还想不明白自己的专业是什么、自己从事的行业的规律是什么等等,那还能干什么?

第二是“会动手”,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比如说旅游学院的学生毕业到公司后,要会填签证;学金融的学生,到银行后要会点钞票。当然不是说一直做这些事,但这都是最基本的,要会动手,能干点活。

第三是“会学习”,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在学校永远学不全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最明显的特长是会学习,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所以,大学教育不是给某个企业定点培养人才,而是要给行业、给社会培养人才。现在很多会展公司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对口、用不上,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企业忽视了自己该有的培训,那不是大学能够承担的责任。

 “会展教学一定要依托学校自身的优势”

记者:当前能准确定位会展专业的学校多吗?

刘大可:并不多。为什么呢?首先是不少学校在申请会展专业时对专业的定位并不清晰,会展专业设置之后,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定位,而且老师几乎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更加深了这种定位模糊。更何况,有些学校的老师队伍还不稳定。这些都决定了一些学校的会展专业不好走。

从知识的专用性来看,当一个专业谁都能教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没有专业性。当然,这并不是说会展专业没有专业性,在没有接触会展业的时候,可能你不知道北京有国展,不知道什么是展览会。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并不认为会展业专用性技能特别强,会展用的知识大都是其他专业知识综合而成的。比如会展中心的经营与管理中,除了少部分岗位特别需要会展专业人才外,其他很多岗位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从物业公司招聘物业管理人员,可以从保安公司雇保安,从人力资源专业招聘人事部门的人,从财务管理专业招财务人员……

鉴于此,我对会展教学有个建议,就是一定要依托学校自身的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学生以后也有更多的就业途径。

记者:在学校培养会展人才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大可:学校首先要准确定位,明确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组织者?接待者?还是参展商?

如果是会展企业的组织者,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规模较大的展会,负责项目的组展商也只有几十个人,会议的组织者人数会更少。会展业确实能够带动很多行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一个具体的展览或者会议的负责人,需求量其实非常小。但相对而言,它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要求也很高。

如果培养的是接待者,需求量会大一些。这里说的接待,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在酒店接待会展客户,如何销售针对会展活动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从会展活动的策划到具体各种会展用品的摆放,如麦克风准备多少、怎么摆放,桌子摆成圆形还是方形等等。这是酒店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即除了接待平常的客人,还要做好会展活动接待服务。

此外,就是展台设计与搭建,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既包含贸易性展览会的搭建和装修,还包括博物馆展览设计等。

对学校而言,这三个部分就是教学设计的三个重要落脚点。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组织者,正好把需求颠倒过来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是自然之事。

 “二外会展专业的两个卖点很重要”

记者:二外的会展专业一直是会展教育界的标杆,请问二外会展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

刘大可:二外的想法一开始就很清晰。在确定设置会展专业之前,我研究了美、韩、德等国的会展教育情况。德国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会展管理专业是1986年设立的,现在与慕尼黑、法兰克福等会展公司有合作协议,学生实行半工半读。美国更早一点,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有会展教育了。

不过很少国家会单独开设会展专业,而大多数院校都是在贸易或者旅游专业下开设会展课程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会展经济。比如酒店专业开设会展课,是要告诉学生,除了旅游团体外,会议和展览也可以给酒店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他们是从销售酒店和酒店服务的角度,关注会展市场。

国外那么早就开始了会展专业,我们在2000年后为什么还不能开始呢?当时我们只是想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置会展管理专业方向,因为学旅游的学生必须要关注会议展览市场。恰好当时国家开始推动会展业,很多学校开始申报设立会展专业,我们便顺应形势设立了会展管理系。

设立这个专业的时候,我考虑了三件事:

第一,这个专业能否生存下来?国外早已开展了数十年,我们当然也会有生存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

第二,在没有清晰的技术路径的情况下,二外的核心技能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外语。同样的一份会展工作,比如招商,也许其他学校学营销的、学战略的以及学财政的等经过短期培训都能胜任,但二外的学生不仅能做,还能与国际联系。这就是二外会展专业自己的卖点之一;

第三,会展专业仍以旅游为导向。二外的旅游学院过去长期为国家旅游局直属单位,这决定了它在国内旅游人才市场占有特殊地位,二外学习会展的学生到旅行社去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我认为二外会展专业有两个卖点:一是为旅行社扩大会展业务培养人才;二是为展览公司国际化进展培养人才。我们2003年建立会展管理系,现在还能保持活力,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记者:二外会展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刘大可:会展专业的就业率很不错。一是因为我们的定位,另外一个是北京会展市场很大,但北京学校中设立会展专业的不多,只有二外、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少数几家。市场大决定了人才需求量大,而能提供会展教育的学校又不多,我们学生就业相对也容易些。

但对我来说,学生能找到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会展业,他们发展得怎么样。现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不少行业分会、国家会议中心、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以及国旅、中旅、中青旅等旅行社的会展公司等,都有了我们的毕业生。

我来二外八年,比较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会展专业。我刚来的时候,还没几个人知道会展,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二外的会展都有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更让我自豪的是,这个专业的基础已经比较牢固,即使某个人离开二外,它依然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现在我们已经有7位专业教师,其中5位具有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东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最初我一个人带研究生,现在已经发展到有两个人带,于是今年新招了5名。在未来三年到五年时间,我们至少会有5个人带研究生,一个人一年带3个,就是15个。保持这样的状态,我们很快就有45个会展专业的研究生,你想这是什么样的规模!

 


上一篇: 2015年上海要成为亚太地区的会展中心——专访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龚维刚
下一篇: 只有紧跟时代,才能永立潮头——专访山东舜和国际酒店总经理陈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