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型展会在我国会展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存在和发展也成为会展经济的中国特色之一。为此,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研究。2006年12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发展论坛。2009年10月第二届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发展论坛又在杭州召开。与此同时,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组织编印的《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研究报告》(
我本人早在2004年12月的《中国工业报》上即撰文对政府主导型展会问题进行讨论,并主持了本次《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我认为,近年来会展业界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认识和研究正在不断深化。本文则着重谈以下四个问题。
一、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历史沿革的回顾
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历史沿革,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建国初期、文革以前、文革期间、改革初期、深化改革、入世以后。
1. 建国初期(1949年10月—1955年10月),主要情况是:
(1)政府机关组织展会紧密配合当时社会政治形势和党的政策。
(2)通过展览大力宣传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和学习苏联经验。
(3)成立中国贸促会使其作为中国政府组织展览会的重要机构。
2. 文革以前(1955年11月—1965年10月),主要情况是:
(1)在广州创建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2)组织各种全国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
(3)配合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宣传性展会。
(4)中国政府开始接待外国的来华展会。
3. 文革期间(1965年11月—1976年10月),主要情况是:
(1)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会。
(2)接待了几个外国来华展。
(3)依然在坚持举办广交会。
(4)出展项目受到严重干扰。
4. 改革初期(1976年11月—1992年10月),主要情况是:
(1)第一阶段: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是举办学习宣传性的政府主导型展会。
(2)第二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六四”风波。主要是举办多种促销性质的展销订货活动。
(3)第三阶段:从“六四”风波后到党的十六大之前。主要是各地举办出口型和引资型展览洽谈。
5. 深化改革(1992年11月—2001年10月),主要情况是:
(1)出口交易会和投资洽谈会在各地大量涌现。
(2)一批国家级大型政府主导型展会开始兴起。
(3)提出会展经济概念并对政府展会初步研究。
6. 入世以后(2001年11月—— 当前),主要情况是:
(1)在全国会展经济热潮中各级政府办展会积极性大增。
(2)配合国家外交战略陆续举办两个重要政府展会项目。
(3)文化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与文化产业相关政府型展会。
(4)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型展会发挥重要作用。
(5)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改革呼声渐起遂开始改革探索。
二、调查分析当前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现状
根据2003年商务部组织的“2001—2003年全国性展览行业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政府主导型展会数量占当年举办数量的25%,并初步形成国家级、省市级、区县级分级主办的局面。这次《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研究报告》又以2008—2009年期间举办、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100个政府主导型展会为样本,设计出25个单项指标进行分析,其结果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 展会数量比例有所下降但单体规模呈现增大趋势。
据统计和测算,2006—2008年期间政府主导型展会占全国展会数量的比例大约是21%左右,较2003年的25%有所下降。但从对100个样本展会的展览总面积统计,总面积大约7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展会的展览面积达到
2. 展会总体表现为主办级别越高其规模和声势越大。
就100个样本统计情况看,国家各部委作为主办或名义主办的展会达到全部样本数量的55%,其中又以商务部居多,占到23%。省市级行政部门主办的展会也占全部样本数量的35%。以上这些展会的面积规模都在样本排列的前列。而地县级城市政主办的展会只占10%,面积排列也多靠后。从实际表现看,政府主导型展会在总体上表现出主办级别越高其规模和声势越大的现象。
3. 不同区域展会的质量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相一致。
从样本情况看,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在数量上的地理分布是:华东地区37%,中南地区21%,华北地区20%,东北地区8%,西南、西北各7%。这与上海、广州(其中广交会居举足轻重地位)、北京为全国三大会展城市,中国经济中心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以及中国经济发达程度呈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梯次分布的走势相一致。
三、梳理对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主要不同观点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讨,特别是在今年10月17日杭州召开的第二届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发展论坛上的讨论,可以梳理归纳出以下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可以称之为“市场立即接管”的观点。这种观点历数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种种弊端,强烈要求政府立即实现转变,由市场来接管展会活动。因为他们认为:“展览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所以政府要尽快淡出”;“目前政府对展览业是‘又管又不管’,有些失控了,如果政府立即退出来也就会好了”;“政府管展览是既管不了也管不好,今后都应该由市场说了算”。
第二种可以称之为“伪命题”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政府就是要只管做公共管理的事情,而展会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政府不要介入。所谓的“政府主导型展会”及其“向市场化转型”,都是一些前提都不能成立的事情,所以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说是一种“逻辑的错误”。
第三种可以称为“杭州模式”的观点,也是一种“大有可为”的观点。这种观点来源于杭州西湖博览会成功运作的经验总结,并概括为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杭州模式”。它的核心和本质做法就是:政府充分发挥行政资源优势,搭好展会项目的平台(对下组织调度,对上宣传公关);让企业等各方利益主体充分利用此展会平台获利受益,从而愿意为此展会项目出资、出力。
第四种可以称之为“历史使命”的观点,这也是一种着眼长远和宏观的看法。在《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研究报告》中,
梳理归纳以上这些观点后,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逐步加深认识。
四、结合实际深化加强政府主导型展会研究
其实,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展会是一个大题目,需要研究的问题确实很多。我认为如果从全国会展经济的宏观管理高度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六个问题:
1. 关于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在全国的总体布局
目前,由多个政府部门加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展会项目每年数量较多,内容难免重复交叉。虽然在各地方看政府来都很有必要,但的确又需要从全国宏观上进行协调。为此,应当进一步明确全国会展产业的主管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全国会展业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采取切实可行办法,逐步落实国家对会展经济的指导、规范的职能作用。
2. 关于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发展会展经济中的功能定位
目前,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全国会展经济中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这些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可以得到大量的政府资金,所以这些展会的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理应属于国有资产。但是在我国会展经济中同样还存在着“集体所有制”(协会)的展会项目,个体所有制(民营展览公司)的展会项目,外资和中外合资的展会项目等不同情况。而会展经济理想的发展前景与模式并不见得就是当前这种政府办展势力如此强大的局面。因此如何实现会展经济领域内的“国退民进”,就是进一步发展需要破解的课题。由此也是对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发展会展经济中的功能定位问题以及在会展经济领域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3. 关于国外政府部门参与主办展览会项目的情况分析
据了解,像在德国、新加坡、香港特区这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存在一些政府部门掌控的展会项目。譬如,德国展会中大多数项目都掌控在各级政府控股的展览公司手中。新加坡最著名航空展览会就是由政府控股公司掌控的。而香港贸发局几乎垄断了全部在港的出口型展会项目。对于这些国外政府部门参与主办展览会项目的情况,需要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查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从而找出他们的主要经验所在和主要利弊得失。以期为我所用。
4. 关于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虽然在理论上“四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三效”(效率、效果、效益)是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改革创新的目标,但在具体路径选择上仍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解决。因为各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都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和环境。必须分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解决个案。
5. 关于为数众多的地方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发展方向
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展会实际上是分成不同级别的。这也是由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所决定的。越是那些已经成型的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其实越具备了创新发展的较好基础。而那些为数众多的地方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由于当地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不及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而显得困难会更多一些。所有这些都需要会展经济相关部门,进一步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按照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要求,为那些地方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的不断升级、改进和创新创造条件。
6. 关于对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特色和规律的研究探讨
中国的会展经济具有其自身特色和规律。作为中国会展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当然也一定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规律。对此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作为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展会,就是要遵循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引的方向,通过关于对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特色和规律的研究探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进一步健康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