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抗击疫情 >> 专家观点
浅谈新发展阶段下会展业的“扁与圆”
发布时间:2020-09-07  更新时间:2020-09-07  作者:  点击次数:57027

浅谈新发展阶段下会展业的“扁与圆”

法国智奥会展国际部项目经理  胡中华

 

会展业应该是扁的还是圆的?关于会展行业的形状,目前业界尚少有讨论。然而,基于“十四五”就要来了,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于会展行业自身的形状结构思考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诚然,鉴于会展业是一个组合型行业,乍然一想,确实难以马上得出结论。一方面各组合元素形式各异,涵盖会议、展览、奖励旅游、节事、庆典、赛事等;同时同一元素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讲座、研讨会、论坛、座谈会、辩论会等。另一方面,经过会展业长时间的发展,各元素之间交集不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式比比皆是;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我们熟知的“展中带会”“会中带展”的形态了。

可是,行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个没有边线的研究对象,会展业界又怎能判断它的物理形状呢?物理学家可不像会展人这样思考,相反对人类再熟悉不过的时间和空间的形状展开深入的钻研,还写了一本“简史”。既然我们要像物理学家般地思考问题,那首先应在下定义前先讲“条件”。

与我国的情形类似,其实在欧美也有关于不同会展形式的横向对比的文章,关于“展中会”和“会中展”的现象也有过不少讨论,声音主要出现在教育传承和政治游说两个场景。但欧美的会展从业人士对行业的区分标准,与其说是以活动形式去界定,倒不如说是通过活动的功能性质去区分。这主要是为了打破无谓的业务壁垒和方便内容的制作,毕竟一家展览公司是从不宣称自己不碰会议。对于会议主办方而言,展览也常是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哪种呈现形式的会展活动,不外乎以下三大功能性质:政治、商务和文娱。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我们一般讨论的会展活动,其实大多是关于商务类别的会展活动。商务型会展活动,自然与经济社会的一点一滴息息相关。

尽管我们甚少思考过会展行业的形状,但我们做出来的作品容易透露出扁平化的特征。鉴于我们习惯从形式上去认识会展行业,而不是从性质上去解读和创作。因此,当我们谈论会展项目的时候,脑海中首先浮现三大组成部分——人的安排、空间租赁和服务购买,是一个相对扁平化的画面。但是当我们跟欧美行业龙头母展的策展人士交流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他们口中的会展项目的形状不仅是圆的,而且还环环相扣。从他们的作品组合中,能够看到服务行业产品的生产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关设计,甚少会把经济社会原本一脉相连的研发生产与传播销售割裂的关系割裂,而是制造端与消费端两手抓。

过去改革开放数十年的环境允许我们专注行业的一方,毕竟哪怕在扁平化的架构下,短时间在一个战场上做到亚洲第一或者世界二、三也不容易。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但我国的展览业还行驶在发展的“慢车道”。随着各行业的会展格局的雏形也基本浮现,不论是春、秋错开,还是南、北避让,抑或冲到行业前茅,仅次于母展或龙头。根据著名国际会展咨询机构BSG连续16年的亚洲展览跟踪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展览业的年增长从两位数的15%+的骄人成绩下降至现在的约4-5%的增长。

同是会议或展览,“会中展”和“展中会”各自的会议和展览,在行业经济社会中所作用的对象是不一样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气候环境的转变、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收缩、贸易战的影响、内需扩大的压力、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核心技术攻坚的难题、国际产业链分工转变的压力、生产成本的上涨、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老龄化的问题逐步展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带来的压力,作为行业经济发展的工具,新发展阶段下会展业——整合生产资料、技术和人力资源,以及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尤为突出。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充分流通,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能在不同阶段有机互动,在笔者看来,圆形的会展业将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历史性选择。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0-09-01


上一篇: 从利用率看场馆经营和多方入场
下一篇: “十四五”县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新前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