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界篇:审视疫情动态 主动引导发展 -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抗击疫情 >> 专家观点
闻 | 政界篇:审视疫情动态 主动引导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24  更新时间:2020-03-24  作者:  点击次数:4019

| 政界篇:审视疫情动态 主动引导发展


【编者按】在刘大可、王春雷等学界专家领衔分享了“预判疫情形势  寻求应对措施”的精彩内容后,专题策划组在此推出第二篇章(闻·政界篇:审视疫情动态  主动引导发展),从政府主管部门层面侧重疫情分析、各地应对及政策制定等角度展开研讨,期待给各地业界顺利渡过疫情提供一些借鉴。

在多年的会展业发展中,会展主管部门在近几年才逐步明确。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组建起来的各地市会展办或商务局会展处,带领广大会展企业开展了富有声色的工作。

不同的会展城市,不同的产业特色,不同的会展视野,不同的发展成效。就在各地会展部门积极引导会展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新动态,新气象,值得加以总结与分享。在新冠疫情面前,各地会展主管部门更是主动关注疫情动态,带领所在城市的会展企业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之战斗,也出现了很多好政策、好举措。杭州、长沙、西安等主要会展城市为了提振士气和明确形势而专题开展了网络化直播活动,长沙会展办党组书记、主任陈树中,西安市商务局会展处处长王志功等都亲临直播现场,和会展企业一起抗击疫情,在各地业界引起一定反响。

一、新冠疫情 对会展业的影响与冲击(以西安-长沙-义乌为例)

疫情对会展业影响最大的是啥?

会展业发展会滑进波谷期——王志功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全面防疫,会展企业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号召,宣布延期或取消原计划于2月、3月举办的展会。据统计,截止2月4日,全国大型会展活动延期举办的达130余场、取消3场,展期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相信该数字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其他的如大型会议、节事活动、展演赛事等也都相继延期或停办。会展业受到疫情的不可抗力之打击,整个产业链损失十分巨大,产业发展将会滑进波谷期。

第一,行业的如期恢复并不乐观。根据目前疫情,有会展行业专家预估不会影响到五月份的展会,一月为传播期,二月为管控期,三月为消退期,四月份为展会准备期。大家都期盼3月份的消退期的到来,同时也担忧未来1个月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就算真的3月份消退期如期到来,人们可能会有疫情后的恐慌延续期。最令我们担心是恢复后的武汉,今年旅游业、服务业、会展业很难得到预期的恢复。同理,各地会展业的恢复应该不会像我们现在预期这么乐观。因此,作为会展主管部门,要准确研判,否则会延误机会,也会给企业产生错误性引导。

第二,同质化题材展会撞车,影响展商的选择和品牌保护期。后续展会扎堆,会形成“恢复性”反弹现象。专业题材展会的档期选择不是主办一家率性而为的事,是综合了行业采购特点、同类题材展会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而作出的最优化决策,改期同样要对变化中的行业态势进行综合把握。由于疫情影响,档期的调整则是非理性、非专业的选择结果,势必在同一市场或同一展馆发生同质化题材撞车,这既会给企业参展选择带来痛苦,也给同质化主办的品牌竞争良性保护带来困惑,最终对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一个城市的会展题材平衡布局来说影响重大。

在这轮飓风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符合时代新消费需求、富有成长价值的展会将会迎来春天。因此,我建议会展企业在展会题材创新方面多做一些努力,比如电竞游戏、线上娱乐、在线办公、线上教育、医疗卫生、智能自动化、移动互联等都是有望发展为规模型会展。

疫情对义乌会展影响有点大!

未雨绸缪 迅速反应 精准摸排 确保有序发展——童端鹰

我市上半年计划举办17场主要展览活动,预计将有参展企业8000余家,标准展位数28000余个,市内外采购商高达百万人次。因而,疫情的来临对有如此大规模的义乌会展业而言,自然是严峻的挑战。疫情的不确定性将对义乌会展业产生明显的影响。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义乌市会展主管部门——市场发展委党组未雨绸缪,敏感性强,反应迅速,立即开展全市会展业调查摸排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引导办展企业停办改期,做好客商思想工作。

众志成城,共度难关。尽管疫情在前,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但我们对会展前景很有信心。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进展,积极面对,确保义乌会展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为何疫情对会展业影响特别大?

会展业对重大突发事件很敏感  长沙会展业倍受严峻冲击——陈树中

重大的公共突发事件从来都会对会展业产生重大影响,大家深有体会。2003年非典期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会展业受很大的冲击,2003年4月2日瑞士突然宣布取消包括中国在内的4个国家和地区赴瑞士的巴塞尔钟表珠宝展参展,给香港方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万元,全年订单下降20-30%,间接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同年广交会客商下降至14600多人,几乎是往届的1/10。

相对较大的影响,也是由会展业特点所决定的。会展业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是生产型的服务,也涉及消费型服务,而且会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会展活动积聚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必然具有很强的公共识别度。一个国际性大展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就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公众识别度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拉动作用。因此,它对突发公共事件比一般经济活动更敏感,冲击更大。据了解,这次疫情对会展人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成就会展的是影响力,但影响力是双刃剑,重大突发事件对会展业的影响也可能会具有致命性。

这次疫情呈全国性、国际性扩散,再就是突发性。疫情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全域性也很明显。疫情实际上影响的不只是会展业,武汉甚至因疫情封城。疫情导致国内大量的会展项目停摆或取消,何时恢复很难预测,今年四月份之前的展会都停摆了。疫情结束,并不意味着会展活动可迅速开展,和其他活动不同,会展有较长的恢复期。从政府、行业协会、组展方、参展商、观众、服务商甚至包括媒体,疫情对整个产业链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我们今天讲会展企业受冲击,实际上我们还得考虑会展所关联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会展企业一定要有全局观念。

下面以长沙为例进行分析并做初步评估:

第一,作为会展二线城市,长沙会展业从来没经历过这么大的突发事件影响。2003年非典时,长沙会展还没成为有影响力的产业,不具备较完善的产业链,不存在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当时我们主要是引进如糖酒会之类流动展,没有和本地优势产业高度关联。所以这次疫情对长沙会展行业来说,影响更大。坦率说,政府主管部门和会展企业应对此类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经验不足。

第二,长沙这几年会展行业发展较快,但会展市场的主体仍处于发育初期,抗风险能力较弱。当然这几年也成长了一批拥有一定国内外品牌影响力的项目,涌现了众多专业会展公司,已出现了一批年营收在5000万以上的企业,过亿的也有,但总体来说,市场还处于发育初级阶段。

个人估计,长沙会展行业受这次疫情影响的直接损失至少在5个亿左右。上半年4月份前的大型展会,包括有些原已落户长沙的全国性流动展被取消或延期。很多项目前期投入很大,有几个项目都是几百万元的前期推广投入,基本上打了水漂。疫情的经济损失还包括产业链上面的,有的是已签约项目服务被迫终止,搭建公司做了备料,有的已制作、人员调配安排都搞好了,疫情一来都被迫停止。会议公司和组展公司大量员工不能上班,刚性工资成本、房租都必须支出,不排除有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有些会议公司靠执行项目赚取费用,没有什么资金储备,抗风险能力非常弱。有些企业队伍不稳定或员工流失在所难免。

第三,长沙众多会展项目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信息化都还处在襁褓当中。这几年长沙会展业发展迅速,每年都呈15-20%增长,每年新增几十个展览项目。去年我们提出,今年长沙会展业把推动市场化作为全年工作重点来部署。现在疫情对部署有影响。我们这些年发展相当一部分的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推动,这几年会展投入较大,新项目至少需要3至5届的培育,使它产生内在市场动力。2016年以来新开发产业会展项目,正处在关键时刻,遇到疫情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第四,长沙距离疫区较近,疫情后的延续期对长沙会展的后续影响有待观察。作为国内新兴会展城市,这几年由于湖南省和长沙市高度重视会展经济发展,通过业界共同努力,长沙会展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已产生较大影响,会展城市形象逐步彰显。但这次疫情对长沙冲击比较大,而且因为与离疫区的距离问题,疫情后的延续期对长沙的后续影响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疫情对会展参与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信心恢复需要时间,需要包括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五,今年下半年长沙会展行业也将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今年一些重大项目及各场馆一些小项目与会展活动,大量拥挤在下半年,因展览筹备期较长,本次疫情对国内外展商及专业观众有心理影响,包括交通、物流、餐饮、酒店等能恢复什么程度,现在还难以准确预估。今年上半年长沙会展项目很满,将有一些改期到下半年举办,场馆档期矛盾和同题材展会集中等问题凸显。

第六,不少企业会涉及到合同的解除、变更。众多变数和不确定性,不仅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而且会面临很多复杂关系的处理,处理得不好会流失一些刚培育起来的客户和业已建立的品牌价值。放大来说,从会展业服务对象包括专业观众层面和参展方层面,他们受到的冲击都要系统进行思考,不同展会的服务对象和行业特点,影响又不一样,这些都需要综合考量和深入分析。如果今年会展业要在这种艰难形势下立于不败,能够挺过去,那前提就是要准确把握形势,不能只看到眼前3个月,要立足于1年、3年甚至是10年去思考,这样企业就不会慌。

二、各地会展业对疫情的主动应对(以西安-长沙-义乌为例)

    义乌

一是建立应急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会展业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及时建立我委与公安、会展业联合会、博览中心(商城展览)、会展企业共同参与的会展业联防联控机制,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每日对会展行业从业人员返乡(特别是湖北籍等重点地区人员)情况进行细致摸排,劝缓回义。加强正面舆情引导,及时向企业发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提高会展企业从业人员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意识。

二是制定提振信心建议举措。支持我市会展企业共度难关,提出市内延期展览项目减免部分场租及相关费用建议。引导主办方降低参展商部分费用,切实减轻广大参展商负担。对组团参加市外国内重要展览项目的参展企业,补助80%展位费的专项资金政策维持不变。利用专业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义乌会展业疫情防控举措及下一步办展计划,有效提振中外客商来义参展参会的信心。

三是指导主办方合理调整档期。在义乌市市场发展委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对会展业(特别是上半年展会)的影响进行研判,引导会展主办方科学、合理制定应急预案,会展业联合会发布《致全体会员的倡议书》,全市会展企业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各展会主办方及时与博览中心协商,1月31日公开发布二、三月份展会时间待定或延期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二月份的婚庆道具展、三月份的家博会、汽车展等第一批延期展会,视疫情发展择期举办;春季框业展由3月20-22日延期至4月6-8日举办。

四是抓好会展企业科学复工。全市会展企业员工遍布河南、江西、广西等20余个省市,上半年计划举办展览项目17个。部分会展企业原计划2月10日复工,根据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我委主动联系,逐一劝缓,要求会展企业创新网上开业办公方式,将目前疫情动态传达给所有员工,采取网上办公、网上营销、网上考核的居家网络办公模式开展业务,待疫情解除后再线下拓展业务,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及其它后续工作,确保会展企业人心不乱、队伍不散、业务不断,一旦疫情好转有序办展。

五是做好从业人员稳控工作。引导企业根据疫情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调整返工时间,及时通知湖北等疫情重点地区员工防控期间暂缓回义。已提前返回人员居家观察14日,并按要求做好登记和报告,如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就医并上报。加强对企业办公场所环境卫生、防控措施落实和人员返工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会展企业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西安

    西安市在疫情发生后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按照《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市商务局迅速行动,于1月26日下发了《关于全市暂停举办会展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会展企业停止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活动,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全市各会展企业积极响应,停止举办展会,延缓企业复工时间,众志成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2-4月份计划举办各类展会14个,其中13个需要延期,1个取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量减少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疫情结束后如何尽快复苏我市会展业,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一方面我局委托市会展行业协会详细统计我市2-4月份展会举办情况,全面准确掌握会展业受影响情况以及需要政府帮助和支持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局也于2月2日紧急召集部分会展企业和会展协会,分析疫情对我市会展业影响,研究需要市财政支持会展业的政策,并报送市政府争取支持。

(三)目前,我局正在制定疫情结束后我市会展业复苏方案。具体如下:

1.在对4月底以前计划举办的展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一企一策、一会一策的办法,精准施策,尽量减少企业损失。

2.针对延期展会,积极协调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高新国际会议中心等会展场馆,做好展会档期协调排档工作,确保全市展会规范有序举办。

3.加大西安会展的宣传推介力度,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西安会展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内知名展会,大力推介西安会展环境和重点会展项目,吸引国内外展会落户西安。

4.联合市自贸办,协调西安海关,建设国外展商“绿色通道”,提高展品出入境通关效率,做好展品展后处置工作。

5.协调市外办,精减参加我市会展活动国外参会嘉宾的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

(四)为助力会展企业在大型突发公共事件后积极应对,创新发展,西安市商务局联合西安市会展行业协会、西安市丝路会展研究院于2月7日举办了“中国西安会展沙龙网上直播间”,首期沙龙以“新冠疫情冲击下,西安会展业如何应对”为主题,累计吸引了3004人参与直播互动,网上直播间的高关注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持续举办下去的信心,后期我们将更加系统地为大家分享会展专业知识,确保我市会展业在疫情后快速恢复。

长沙

长沙市会展业的疫情对策,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思考。

从政府层面来说:

第一,政府要尽快出台支持企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应对政策,要考虑长短结合。有一点必须要明确,政府不管是补贴还是支持,绝对不是停留在给大家解决工资问题,停留在帮助企业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政府会更多着眼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提振企业信心,增强发展能力。例如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对展览公司在观众邀请方面,特别是境内外专业观众邀请上能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出台什么样的政策,让来参展参会者更加安心。比如来到长沙参加展会,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多从增强安全感和体验感上做些文章,还包括从入住、消费、采购这些方面来解决观众和参展商恢复信心的问题,解决企业品牌推广和强化竞争力方面的问题,具体政策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也要征求行业的意见,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第二,抓住机遇,构建公共服务高效、长效机制。一次大灾大难之后,社会治理会发生深刻变化,会展业的公共服务保障,政府一定会下大力气改善。具体到会展业,我们怎样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成本,这要作为改善会展营商环境的重点。

第三,疫情过后,加大会展城市的整体营销会尤为重要。因为疫情冲击是对社会的冲击,对城市的冲击,恢复会展各个参与方的信心必须要政府发声。下一步要加大城市整体营销,把营商环境、社会安全、公共服务这块更多地宣传推介出去,当然要有实际的举措,光凭嘴讲不行。

第四,主管部门要下沉行业指导,随着疫情变化,政府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要更多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一个一个研究解决一些问题,帮助大家来度过难关,来谋划未来发展。

从企业层面来说:

第一,要抓住时间窗口,强基础、练内功,化危机为机遇。所谓强基础练内功,包括团队建设、员工培训,企业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包括财务管理也好、运营也好,都是一些基础性工作,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会展传统运行基础上的嫁接应用。会展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一个业态,面对面交流的线下模式,不仅必然会存在,还会进一步发展。如果会展面对面实物展示交流没有了,那就不是独立的会展业了,而是划到电商或互联网产业里了。会展行业的传统血脉不会改变,但是互联网时代,每个行业都必须主动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数字化必将给会展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所以我们练内功的同时,除了延续过去的有效做法,还要时刻关注科技的进步,把信息技术嫁接到、连接到会展上来。

第二,加强客户维护。患难见真情,人也好,企业也好,都是有感情的。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不离不弃。疫情袭来,我们都要换位思考,不仅会展企业困难,各行各业都有难处,会展企业服务的客户也有困难,参展商有困难,买家也有困难。大家都困难时,就比较好做感情沟通,把人家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多想想我们能够为对方做什么。人家困难的时候你为对方做些事情,我们的客户将会成为你的忠实合作伙伴,患难中建立真情。

最近我思考,觉得会展有三重境界,那就是借用国学大师王国维讲过的学问三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会展项目开发初期的境界,开发项目要站的高,是一个高处不胜寒的状态,望不到头的天涯,是一种路归何方的境界。所以我们初创项目,要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行业资源以及各种人脉资源,请人家支持你的展会。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的很多企业现在应该是在这种境界,为了我们的客户,为了我们的项目消瘦了身体、赔尽了资金也不后悔,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始实现项目作为一个平台的初步价值,市场机制已经发挥作用,合作各方有了服务资源互换和交易实现,展会参与各方都认可展会价值。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这个境界了,会展企业已经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一员,完全融入这个行业。比如做工程机械会展项目的你完全融入了工程机械行业,甚至在这个行业里面拥有话语权,展览项目实现全方位的从信息交换、技术交流、产品交易、联谊交友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效应,全面实现市场化、品牌化。

第三,理清企业发展规划,不要因为眼前的冲击,放弃自己的初衷,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要借这个时间静下心来、沉淀下来理清公司发展规划,公司的资源优势在哪里,强项在哪里,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实现目标的路径在哪里,把这些理清楚,我觉得也是一个好事情。一年到头整天忙于项目、忙于事务缺乏沉淀、缺乏思考并不好。

第四,应对眼前困境,要备足“粮草弹药”,稳住核心竞争力。目前情况下,建议不要盲目拓展经营范围,坚持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强,把公司赖以安身立命的核心项目做好,这是第一要务!对这一点大家要冷静分析,稳定好队伍,稳定好人心。有的公司现在资金上产生压力,人心不稳,怎么办?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做,但是不能完全靠思想工作,我们有多重措施,基本办法是在员工没有具体项目可做的情况下,确保可以发出工资。但是发不出怎么办?我特别提醒大家,再困难借高利贷要慎重,民间借贷要慎重。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我们通过分享公司的未来来稳定员工,通过分享公司的未来,大家一起共度时艰。比如我们会展公司多是轻资产,是不是更多考虑可以拿出一些股份给员工?假如说我是你公司的员工,你能够给我一个盼头,你不发工资,两个月、三个月也可以和你一起干的。合伙时代,共享发展是会展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这个行业轻资产、高智力投入特点所决定的,是不是可以转换一些思路,人是最关键。

第五,更多的考虑寻求行业的整合,力求“浴火重生”。在行业发展比较快、比较顺的时候,会不断冒出新的市场主体加入,据我所知长沙新注册的会议公司、展览公司,这几年层出不穷,一些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纷纷转入会展业。这是发展比较顺时的自然现象,但是现在遇到困难,意味着一个重新洗牌,大浪淘沙,在这个过程当中未来的长沙会展一定是属于品牌项目和品牌公司的,国内外数得出来的一流展览公司后面,一定是有叫得响的品牌项目在支撑。未来有没有长沙的慕尼黑、长沙的汉诺威、长沙的法兰克福?有的公司是可以通过联手,通过战略合作,建立联盟共同做大做强。这个时候行业要多交流,抱团取暖。

 

三、有问有答(以西安-长沙为例)

提问1:如何看待疫情后会展项目恢复性增长的可能性?

如果要讲机遇  首先要正确判断三个不变——陈树中

第一,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这一点不变。有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经验,我们对疫情的影响不要过于担心。

了解经济史的都知道,中国几次大的变革、改革、理论上的突破都是与重大事件相伴生,或者说改革是倒逼出来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中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需要寻找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打开中国的国门,是逼出来的。第二次是中国由于国有企业承包制改革带来的红利释放完毕,国有企业必须寻找出路,所以我们下决心加入WTO,从理论上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角度来说,2003年非典事件催生中国新一代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产业,冒出来大批电商和互联网平台企业。所以说这次疫情影响的全域性,必然导致未来几年中国从国家治理到经济业态必然发生巨大变化,这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这后面意味着什么?从产业角度也会带来深刻影响,我认为以这次疫情为标志,新的经济领域特别是以生物科技、航天航空、新材料、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等,这些前沿产业会正式闪亮登台,走向经济活动的舞台中心,未来10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亮点、财富的集聚点都会在这些领域。这些领域的机会也是我们会展业的机会,所以中国经济的韧性是很强的,我讲这个就是让大家看远一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没有变,因为经济前景看好,意味着会展有发展前景。

第二,对长沙会展来说,面对疫情,我们更加坚定走长沙区别发展、特色发展、重点发展产业会展的发展路径,就是紧紧抓住以产业为支撑的会展,以会展来反推产业,会展服务产业,产业支撑会展,用这样的逻辑关系来规划行业发展。因为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布局是有远见的,我们在新材料、智能制造,包括应对5G时代到来的一系列布局,长沙是走在前面的。长沙的经济是建立在比较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之上,而且我们已经占领了一些制造业方面的前沿阵地,从国家布局来说这次武汉影响比较大,长江中游是我们国家未来下一次工业革命中要占据重要席位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这是国家战略,长沙正处在这个布局当中,所以我们的产业在,会展必在!大家也看到世界会展发展史,老牌的会展经济大国,其会展发展无一不是建立在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之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德国、英国、美国这些著名的展览公司,都是从服务制造业走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优势,要看到长沙的产业优势。会展发展的基础是不会改变的。

第三,政府发展会展业的战略决策没有改变。就在近几天,很多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还有很多专门针对会展业帮助其度过难关的具体措施。所以说我们将长沙打造成为中部会展高地、建设国家会展名城的目标坚定不变。

提问2:疫情后会展业应如何提升?

王志功:(一) 提升大型疫情的应对措施。

1.对展会协调组织能力。因不可抗灾难导致的展会延期,作为主管部门牵头协调各类展会展馆排挡事宜,解决好展馆和组展企业的实际困难。

2.对大型活动的疏导能力。疫后各地展会将会扎堆举办,一方面我们应该对延期或是暂停举办的会展项目做好切实安排工作。另一方面对于我市的会展活动做好档期安排工作,确保活动期间各项服务工作正常开展;

3. 会展企业的管理能力。面对重大灾难,主管部门应在会展企业发展方向指导、企业人才管控、资金链资源配备等方面有可实施性引导方案。

4. 制定预案,快速应急。建立会展活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大型会展活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我局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成立相应的应急机构,建立指挥协调机制,确保大型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风险管控,完善法规。建立举办大型省市级会展活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大型会展活动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断风险的研究,建立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采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办法,科学设计和实施重大会展活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机制流程图,控制风险源、减少风险度、解决风险点。借鉴我市其他部门关于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建立健全会展活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使风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三)调整方案,创新形式。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减少人员聚集的行业特征,精简面对面展览展示内容,突出重点和特色板块,打造多媒体的网络展示平台,完善网上展示和交易功能,在线上线下拉长展会周期,开展更灵活和贴近移动端观众参展习惯的宣传。

(四)加强引进,优化政策。疫情结束后国家为恢复经济、提振信心,一定会新出台或大幅度调整各种产业鼓励政策,这对会展产业重振也是相当利好,我市应紧抓机会,加强与相关领域行业智库的多元合作,并在放宽金融、减费降税、奖励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以此吸引更多的国际型、国家级展会落户西安,加快挽回西安会展业经济下行的失利。



上一篇: 问 | 协会篇:关注疫情趋势 积极发挥作用
下一篇: “十四五”县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新前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