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季路德:建个“展评人机制”如何?
发布时间:2019-08-26  更新时间:2019-08-26  作者:  点击次数:4502

8月15日下午,我和上海交通大学老师,原上海世博会上海馆新闻发言人、创意总监王昊青老师,到上海中心119层参观了“城市之巅——5G+XR 创意科技展”。王老师是这个展的策展人。我在500多米高空的“城市之巅”,和王老师聊了很多,包括信息技术对展览的影响、政府的管理规则和服务行为对展览的影响、广义的展示行为、高质量展览和高品位文化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策展人的作用、中外会展教育关于策展研究的比较,等等。

聊天持续了一个小时,正当我感觉聊到结束时,王老师突然说,有必要建立展览评论机制。我一听,马上又兴奋起来——这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啊!

王老师的思路非常活跃,也很健谈,当时的聊天都是王老师在引导。其他内容由王老师整理,我这里谈谈我对“展览评论机制”的看法。

展览类似于电影,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声光电手段(展览还要加上实物、模型等)传播信息的艺术作品。说起来,展览的历史还早于电影,而今天,相对展览来说,电影这种艺术更成熟,有学术理论,有评奖体系,有市场。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影有一套独立于电影制作(供给方)和电影观众(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评论机制。我相信,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独立影评人这种机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直在想,为了推动展览行业的发展,能不能借鉴电影的做法,建立一个独立“展评人机制”?

一、Why

对展览项目进行独立评论,有几个好处。

一是有利于推介优秀展览,规范展览市场。好的展览,应当在短时间以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比如临展,时间本来就很短,待看过的人口口相传,更多的人想去看时,已经闭展了;比如常年展,尽管有充裕的时间让人们去欣赏,但是很多常年展览的展馆,虽然内容丰富,展项说明却失之简短,甚至晦暗,参观者在一个有限时段里,对某个展览只能是“管中窥豹”。因此,如果有独立的评论介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介绍、普及优秀展览,能提升展览品牌。

现在,在展览介绍方面,确有两种不好的倾向:或者是展览主办方不切实际地吹嘘;或者是第三方(公司或者媒体)伸出带有铜臭味的手指,乱点谱乱颁奖,最后毁了社会对优秀展览的看法。为了防止这两种倾向,我们必须建立起实实在在的独立展评人机制。

二是遵守价值规律,防止国有资产贬值。除了商贸展之外,很多主题类的常年展或者临展或者环境设计布置,都是由政府投资,是纳税人的钱。为了用好这笔钱,很需要分析这些钱用到哪里去了。世博会期间,我曾和政府审计人员有过讨论。他们问道,很多钱花在国家馆策划设计上,最终却没有体现在展示中,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之后,我也参与过财政资金用于公益类展馆的效应讨论。我觉得,政府财政管理者的担忧,虽然有隔行缘故导致的陌生,但他们关注财政资金是否真正提高了展示效果,这种关注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需要分析,一个好的展览该是什么样的,展览策划和设计中哪些是重点、亮点。这种分析,应该是展览项目主管、艺术家、第三方评论人一起来承担。因为很多情况下,平心而论,负责展示策划的艺术家往往只关注某些效果,而忽视了资金投入。只有第三方介入,才能更客观地指出,某个展览,应该如何投资,这个“画龙点睛”应该点在什么地方。

三是推动展览学科建设。我以为,这是“展评人机制”最有价值的地方。中国的会展实践和会展学科,历史都很短。即使到了可以谈论“从展览大国走向展览强国”的今天,我们依然对会议、展览、活动等很多概念没有共识,甚至会展教育至今没有独立地位。

一旦我们对具体的展览项目进行评论,就会遇到具体的问题,会推动我们去思考一些基本概念,思考某些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形成展览理论框架。比如我现在提出要对展览项目进行独立评论,肯定有人要问“你说对展览进行评论,那么是评论商贸展还是博物馆?是评论某个展览项目的经济管理水平还是展示技术和手段?是从专家角度评还是普通参观展角度评?是要评哪个展览更有价值还是更好看好玩?”这些很纠结的问题,本身就是展览理论正在研究的。因此,可以说,建立独立的“展评人机制”,和中国的会展理论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二、What

对展览项目评论什么?我建议,一个完整的评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这是一个什么展览”,这是基础评论。

由于各种限制(时间、环境影响、专业知识等),很多人即使进入展馆,身临其境,也无法对某个优秀展览有很正确的印象。比如这几天举行的“上海书展”,比如上海的进博会、工博会、汽车展、海事展等品牌展,每届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有一批专业人士,在开幕前能客观地介绍概况和亮点,对主办方和参观者都大有裨益。

事实上,电影评论就是从电影介绍起步的,一开始是电影广告。只是王婆卖瓜,难免自卖自夸,降低了人们的信任度,为了提高宣传效果,需要请第三方来介绍。

第二,“这个展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中级评论。

在横向介绍了展览概貌和特点之后,就可以继续从纵向角度来剖析这个展览的产生过程。比如说,关于上海书展,可以介绍如何策划,谁是主办方,哪些书商参与了;如果是进博会,就可以介绍世界各国是如何来参展的,上海为了保证进博会的成功,在交通、商业、志愿者、能源、通讯,安全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不管什么展,现在都很重视应用高科技手段,那就可以介绍,这个展里的高科技手段有什么特点,主办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高科技装置。

第三,介绍“为什么要有这个展”,这是从更深的角度,让人们理解这个展,这是高级评论。

优秀的展览,不仅本身质量好,而且身逢其世,是时代的需要。一个有深度的评论,要分析这个展览的时代背景,讨论展览本身的价值和成功的原因,指出今后的市场方向。比如关于进博会的深度评论,可以联系国际贸易形势和规则,联系中国对外开放原则;比如关于上海书展,可以从上海市民文化消费水平出发,讨论今后几年里这个展的大致方向;比如汽车展,需要结合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讨论今后车展是否需要转型,如何转型。等等;又比如,可以对近二十年里中国参与的各届世博会上的中国馆进行比较分析,描述其展示水平的提高,指出这种变化背后是什么原因,进一步明确是哪些方面在影响中国会展企业的综合能力。

三、How

这件事应该怎么做?很显然,既然独立的“展评人机制”和展览的理论研究相辅相成,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步走。

第一步,搭建平台,研究关于“展评人机制”的内涵、工作内容、机制、和另外两个方面的关系。比如,①是否需要对各种展览进行分类评论?如果分类,那么说,对商贸展应该如何评论,对各种主题展怎么评论;②展评人是一种职业吗?如果是职业,门槛是什么?是不是要规定从事展览教育/展览业务十年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如果不是职业,任何人都可以评论,那么谁来把关?展览评论本身的质量由谁来“评论”?

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很需要一个平台,在“展评人机制”正式出台之前,需要广泛议论。

第二步,明确主体,逐步实行。一件新生事物的出台,需要有个催生婆,要有牵头机构。从现实出发,①最好是会展行业协会,因为它既是非官方,又没有赢利目标,能起到平台作用。如果以后展评人机制成熟了,展评人成为一个有门槛的职业,可以在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展评人专业委员会”——但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立全国范围的会展行业协会;②也可以是会展媒体,其优点是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搭建平台不难,缺点是不够权威,特别是目前会展媒体鱼龙混杂,很多会展媒体信誉一般;③此外,如果某个高校研究机构的会展专业,有一批教师甘于坐冷板凳,深入研究,坚持多年,最后,有较充分的理论基础,对全国重要的展览项目有较深厚的比较研究,出现一批会展学科带头人,那也有可能从这里诞生“展评人机制”。

第三步,已形成成熟的展评人机制,有展览评论学理论,有核心期刊,有高质量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对中国的各个展览项目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引导着展览行业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 中国会奖市场真的出现拐点了吗?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