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张晓明:会展学生的理论熏陶与能力提升
发布时间:2019-06-10  更新时间:2019-06-10  作者:  点击次数:5098

近日《中国贸易报》上的《关于会展教育的尴尬与悖论》,以及日前刊登在《中国会议》的《会展教育新认识》,均为会展知名人士海总关于当前会展教育与会展学生素养的文章,分析在理,很有层次感,笔者高度赞同。

感觉中,自从教会展专业以来,几乎每一年,关于会展学生的培养责任与主体内容的争论就未曾停止过。学界常说,“会展素养要在实践中逐步提升,会展企业要让员工在历练中不断成长。让会展教师教会学生包括实践在内的全部内容,很不现实”;业界则常说,”我也不知会展教育侧重点在哪里,所学内容完全不能适应发展现实。学生毕业后面对会展实践无所适从,企业要从头再来一轮,教育成本实在太高。“类似言论此起彼伏。

初看起来,似乎彼此没多大漏洞。如果学界与业界一直按此类思维走下去,我想停止这样的争论没有机会。不过,这样的争论其实没有必要停止,因为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根据行业现实作出调整。也正是这个原因,学生需要在现实中提高学习力,增强战斗力,提升竞争力。

然而,即便承认争论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也需对此有合理的认知。从根本上说,争论的关键在于高校与企业没能从行业层面认清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责任,没能从如何注重高度衔接的角度认真处理会展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当然,行业协会可起一些明显作用,因而也值得有个探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各界需要同时发力。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分会展高校、企业、协会、三方共建等四个角度谈看法供各界争鸣。

会展高校:理论熏陶&素质培养

什么是会展高校的首要责任?会展相关理论的熏陶与会展基本素质的培养首当其冲。将会展相关理论的学习推给企业去培训,不合情理。若会展高校连理论熏陶责任都不能承担,那就是失职。久而久之,此类院校离关门将为时不远。有这样的熏陶,学生们才更有视野与格局,才能在今后有更多更大作为,即便是注重能力提升的会展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同样不可轻视,不然知识层次会有偏颇。只不过,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要求更高一点罢了。

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理论熏陶中得到素质培养,会展高校就不可固步自封或高枕无忧地在原地待命,而要从多个角度提升教育水准与层次。例如,会展教师本身的理论功底、实践水准、研究视野、社会服务能力需不断调整,院校高层对会展产业的新认知与新举措在新形势下要不断转变等。注重理论熏陶不等于不重视能力提升,重视能力提升不等于要承担全部的能力培养责任。这一点从分工上看,我们需有明确的认识。

会展企业:实战历练&能力提升

什么是会展企业的首要责任?从长远发展来看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技能提升是会展企业的重中之重。面对会展现实的残酷竞争,将学生能力培养的责任全推给会展高校,同样不合情理。相对于一线企业而言,高校老师即便和企业走得很近,其实战经验也很有限。如果企业不能将此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只是一味停留在对会展高校教育的高度埋怨上,只能说是不熟悉当前人才培养规律。久而久之,此类企业终将明显落后,梯队建设逊人一筹。

而为了更好地加强员工的能力提升,就要实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有效的团队结构,构建充分的评价体系,形成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等。会展行业是新兴行业,其发展日新月异,变化多端。在无限的变化中,要让企业不断适应现实而寻求良好的对策,人员队伍的优化组合及从业人员的实战历练,值得企业高层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的战略思考。显然,会展企业在能力提升角度应更有担当,更有作为。

会展协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

在会展高校与会展企业几乎将理论与实践完整承担的情况下,会展行业协会能做什么,同样值得细细探讨。

结合会展强国的经验,会展行业协会应在会展职业技能鉴定与会展行业标准方面更有作为。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会展行业协会要从不同层面积极承担理论知识熏陶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功能。

会展行业协会,是一个和政府、会展高校及会展企业高度互动并有效嫁接沟通桥梁的社会组织。尽管国内各地会展协会处于初创阶段,功能承担也正在慢慢摸索。由于分工关系,由行业协会承担技能鉴定与标准制定功能比较名正言顺。这样的功能划分也更有利于社会各层面理清关系,并从多个层面加强会展学生向会展从业人员的积极转变。

三方共建:无缝对接&形成合力

在以上几个层面基本划清责任的基础上,”三方共建“话题就显得更重要了。亦即,即便大家都明确责任、承担职责了,如果每一方都能静心思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争取让学生的基本素养与个从业人员的能力实现无缝对接“这个重要问题,以上争论估计会少很多,争论内容也将会有新转变。可喜的是,在这方面,会展高校、会展企业和会展协会都有很多好办法,也取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从会展高校角度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不再拘泥于简单的理论教学,不断引入业界一流的会展精英进驻课堂或者开辟实践环节让学生观摩并参与重要活动,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近距离接触会展实践的最新动态。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办学过程中,师资不断外派访学,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准。同时,中山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高校积极开展华东地区会展游学,不仅在学界与业界很有影响,更关键的是在求学期间就能接触最新的场馆建设与顶尖会展企业的真实运营及其辉煌成就。因此,理论的熏陶有了更鲜活的内容拓展。

从会展企业角度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浙旅文展、伍方会议等浙江企业都纷纷从举办大讲坛、成立培训学校、打造研究院等层面不断为员工素养提升良好平台。在他们看来,一味在教育与实践脱节的讨论中徘徊显然没太多意义,开展实体提升员工素养以面对现实,才是他们最应该做的。针对员工素养的问题,他们也没有简单地将视野停留在能力提升上,如乾景会展、鑫桥会展等公司也不断引入高校与业界师资,不断夯实从业人员理论功底。

从会展协会角度看,浙江省与杭州市会展协会也不断出击,在高校与企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高校之间积极构建互动平台与沙龙,互通有无,合作共赢。浙江省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积极举办会展大讲堂,举办会展沙龙,走进城市,走进企业,主动解决人才培养的诸多难题。浙江省会展行业协会在县域会展、会展标准化建设及会展资质认定等方面也有积极进展。杭州市会展协会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会员企业骨干人员走访钱塘农园和西湖文体中心,举办西湖沙龙等重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让业界从业人员的素养得到同步提升,各会展公司之间也有了更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当然,作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需不断学习,尽快完成从学生向从业人员的转变,并从更宽阔的视野去适应会展行业并力争有更好的工作业绩。唯有抱以从头再来的决心,付出相对艰辛的努力,业务技能才有可能不断提高。经历理论的熏陶,经受实践的历练,会展从业人员才能更加完善。

临近文末,我一直在想,其实作为任何一方,一味地只是从自身角度强调本质工作范围的有限性而想从人才培养中超脱,是十分不现实的,也不利于会展行业发展。相反,如果我们不仅明确并努力承担本身职责,不断从行业角度查漏补缺、争取在共同努力中无缝对接,我们的人员培养将更有生机,也将更有成就感。会展现实在变化,有挑战也有机遇,唯有不断形成或创建良好平台而努力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不断培养更多的会展精英人才,我们共同的”无烟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才更有希望,也才能更加出彩。


上一篇: 失败的展会营销都很相似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