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展业
1、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定义的会展业
会展业是会议业与展览业的合称。
在中国,官方正式将会展业视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首见于2002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其将会议及展览服务作为商务服务业中的细分行业,行业代码为L7291(该标准的2011年版调整为L7292)。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联合国统计署《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标准是相对应的。因此,中国会展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行业是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这一国家标准在备注中对于会议及展览服务的界定是:“指为商品流通、促销、展示、经贸洽谈、民间交流、企业沟通、国际往来而举办的展览和会议等活动”。
必须说明,在会展业中,展览业所指展览会系经济贸易展览。《经济贸易展览会 术语》国家推荐标准(GB/T26165-2010),将经济贸易展览会定义为“以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商务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展览会”。
2、根据活动产业定义的“大会展”
“大会展”的概念源自MICE。其中,M代表Meeting(会议),I代表Incentive(奖励旅游),C代表Conference(大型企业会议),E代表Exhibition(展览)。MICE将奖励旅游与会议和展览归为彼此关联的市场活动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号)发布。其将“会议及展览服务”列为“文化及相关产业”中的“广告和会展服务”类别,具体包括:文艺晚会策划、组织活动,运动会策划、组织活动,大型庆典策划、组织活动,艺术、模特大赛策划、组织活动,艺术节、电影节等策划、组织活动,展览、博览会策划、组织活动,民族、民俗活动策划、组织服务,等等。行业代码也是L7491。
2005年,在《中国会展》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上,有专家提出会展活动包含会议、展览、节庆、赛事、演艺五种形式。之后,有专家提出,应加上奖励旅游(会奖旅游),包含六种活动形式。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文),指出,“要努力发展节假日和会展消费”。2009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指出,“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特别要抓住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机遇,扩大旅游消费”。这是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节事、旅游活动与会展业相结合的要求。
其后,以会议、展览、节庆、赛事、演艺、会奖旅游等多种活动相融合的“大会展”概念逐步形成,被业界定义为广义的会展业。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将科技会展服务、旅游会展服务、体育会展服务、文化会展服务和其他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分别列入“现代商务服务”(中类)的“其他现代商业服务”和“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两个小类之中。由此证明,“大会展”在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不但归属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体现了融合发展的关系。
二、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
1、会展经济
指通过举办会议和经贸展览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在这一社会经济活动中,既包括会展业自身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包括经由会展业带动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价值。2004年,教育部同意高等院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科专业,是从高等教育角度对会展经济的认可。
2、会展产业
指围绕会展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产业链条。其由会议或展览主办机构与服务机构组成。其中,主办机构系会议或展览的主办者,包括政府、民间社团和企业三方面的主办机构;服务机构系为会议或展览提供服务的业者,包括会议与展览场馆、展览展示工程、展品物流以及服务于会展活动的酒店、交通、信息、媒体、广告、印刷、餐饮、安保、保洁、旅游等服务提供方。
三、会展中心城市与国际会展都市
1、会展中心城市
会展中心城市的概念源自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
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经由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据《城市规划法》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首次提出。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另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截至2018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国家中心城市共9个,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
会展业对于推动城市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中心城市应成为会展中心城市。
2、国际会展都市
国际会展都市基于会展城市的国际化。其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国际化并无统一标准。学术研究认为,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有三:一是资源空间配置的国际接轨;二是产业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的国际接轨;三是城市环境、物质设施、人文素质及行为规范的国际接轨。
近五年来,成都、杭州、南京、宁波等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成都市统计局提出《成都国际化水平监测(评价)体系》。其将经济实力、城市影响力、基础设施保障、区域开放程度、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分解为18项指标,对比著名国际都市进行测评。以上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中都包括建设国际会展城市的目标。
二是城市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
城市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体现在四方面:城市会展设施硬件水平符合国际通行规范;城市营商环境尤其是服务业水平适应会展业国际化需求;城市会展项目专业化水平接轨国际,部分项目具有国际影响力;城市会展业人才队伍素质满足国际化需要。
四、会展小区
指城市中以大中型会议或展览场馆为中心,并侧重服务于会展业发展的功能区域。在该区域内,酒店、餐饮、购物、娱乐和商住、仓储以及交通等设施主要围绕会展经济活动的集中需要而配置,以就近满足人们参与会展活动的消费需求。
五、会展场馆设施
指提供举办会议、展览的场所。其中,举办会议的场所既可由展馆提供,也可由酒店提供。鉴于会议服务尤其是国际会议服务须包括住宿、餐饮,故会议型酒店系会议场所的主要供应者。
六、会展业者
指会展从业者,既指会展的主办机构和服务机构,也指供职于这些机构的员工。
七、会展业行政管理
指政府管理会展业的部门及其职责。管理方式包括制定规划、提出促进政策、协调相关服务等。
在国家层面,经国务院分工,展览业由商务部主管(出境展由中国贸促会主管);会议业尚无行政主管部门。
在地方层面,经地方政府分工,呈现三种管理状态:或成立直属政府的会展局(办)主管,或由商务厅(局)主管;或由贸促会分会(以会展办或局名义)主管。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将会议业纳入会展业管理范围。有的地方将现代节庆活动纳入会展业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