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众所周知,已成功举办了15届的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以下简称医用仪器设备展)专业性极强,是医疗卫生界专业人士的盛会。而日前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第十六届医用仪器设备展,却有一群非专业“特殊”观众混进展馆添乱,让人感到不是滋味。
参展商:见怪不怪
第十六届医用仪器设备展开幕当天,记者一早来到展会现场,本以为这么专业的展会不可能会有太多观众,但发现如医院采购人员、经销商、代理商等许多专业观众到会,现场气氛十分热闹,同时也注意到有数量不少的非专业“特殊”观众——以拿宣传资料卖钱的人混迹其中。
站在展馆门口发宣传资料的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这些“特殊”观众她已经见怪不怪了,哪个展会都有他们的身影。但让她懊恼的是开馆不到一个半小时,来了不下20人次这种观众,甚至同个人向她索要了三回资料。该工作人员向记者诉苦,不给这些观众资料似乎有歧视性,不合适,但一本资料成本2块钱,一个展会下来要浪费不少钱。不仅如此,他们公司是一家专业厂家,参展的目的是宣传企业品牌、让用户了解自己的产品、带来更多潜在客户。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些“特殊”观众,致使参展成本增加,但参展效果并没提高。
参展商宜健跟记者一谈起这些“特殊”观众,就满腹牢骚。他说,一早上,他们展台已来了好几拨,大多是一到展位前二话不说拿了资料就走。让宜健哭笑不得的是,有个人乘其不备,冲进展台抱了一摞资料就走,等他回过神追出去才把资料“夺”回来。宜健无奈地讲,这些人都是有备而来的,防不胜防。就在记者和宜健说话的时候,一位中年男子头也不抬地拿了摆放在桌上的资料就匆匆离开。
观众:忙中添乱
“这些‘特殊’观众简直就是添乱。很多时候,当我们正与参展商洽谈得起劲,他们突然冒出来,干扰我们谈话。”专业观众李锐说道,正因为有了他们,有些参展商变得很会“察言观色”,这让像他这样的专业观众感觉很不舒服。
在展会现场,记者多次试着找那些“特殊”观众聊天,当他们得知记者的本意时多数人爱理不理,有的甚至拔腿就走。
李锐建议,为了有效控制那些“特殊”观众,主办方不妨在观众登记时让他们出示身份证,这或许有一定的成效。
参加过多届医用仪器设备展的专业观众
主办方:万般无奈
“我们也不希望这些‘特殊’观众到会,但医用仪器设备展是免门票的很难控制。”在展会现场,主办方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万般无奈地说,门口负责观众登记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工作人员,不会辨别各种观众,何况那些“特殊”观众都是有备而来,卡不住他们。该工作人员认为,即便能辨别出他们的身份来,为尊重起见,也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另一位工作人员指出,那些“特殊”观众是展会的顽疾,医用仪器设备展业也不例外。尽管如此,本届医用仪器设备展主办方从方便专业观众、使参展企业获得满意效果上下了一番功夫。
为配合卫生系统设备选型和采购工作,本届医用仪器设备展在布局上进行专业划分,设立大型影像设备、高值耗材、医院建筑设计、医用车辆等专业展区。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包括政策研讨、标准规范、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论坛和新产品技术交流会五个板块的学术交流活动31场,涉及专题79个。据记者了解,本届医用仪器设备展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典、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