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三场“智博会”接连上演!展会“撞名”谁该负责?
发布时间:2018-08-27  更新时间:2018-08-27  作者:  点击次数:3713

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昨天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记者了解发现,多家媒体均使用非官方简称“智博会”进行宣传,而将于明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庆),以及紧随其后的第八届全球智能经济峰会(宁波)则直接将“智博会”定为“官方简称”。随着会展业规模的扩大和展会数量的增长,各地展会“撞名”、“撞会”并不少见,但此次的三场“智博会”不仅“撞名”,还“撞时间”,不止容易让人张冠李戴,也不利于展会品牌宣传和培育。

三场“智博会”同台PK

宣传是展会项目的重要一环,对展会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展中国曾经报道过“山寨展会”扎堆的问题,无非就是通过相似的举办时间、地点、展会名称混淆视听,以“鱼目混珠”。当然,以上所列的三场展会都是“正经展会”,甚至不乏“国家级展会”,笔者也相信,“撞名”、“撞时间”绝非主办方本意,甚至其本身可能并未考虑到这一隐患,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问题。

对一场展会,乃至所有产品和服务来说,“特性”总是大家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在产品和服务本身上下功夫,还是在宣传、包装等方面出新意,商家总希望人们在想起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时有一个清晰而深刻、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第一印象。

不同于有形产品本身形态、包装的千变万化,大部分展会现场都大同小异,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贸易展,观众想起某场展会,最深刻的不是展会本身,而是展会现场是不是有自己心仪的展商和展品。如果不是长期“回头客”,那么在参观多场同类型的行业展会之后,人们对某场展会的印象最终只剩下,“哦,那场展会啊,xx家展的东西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展会的名称和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展会的第一印象,也是最直观的印象。而“撞名”,尽管只是简称,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对展会本就薄弱的记忆。更进一步说,主办方本身也不会愿意花了大价钱的宣传费用,结果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就用以上三场“智博会”为例,稿件中可不可以简称?当然可以!但是,在最重要的标题中是否可以用全称加以区分?如果全称太长,那么能否换个简称或是在“智博会”后面加上城市名予以区分?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然而如果大家只是抱着“发篇稿就行了,管它效果如何”的想法,那么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人重视。


上一篇: 新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设计方案初步确定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