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会展经济的心脏”变身“环球mall”?
发布时间:2018-03-08  更新时间:2018-03-08  作者:  点击次数:4220

“会展经济的心脏”变身“环球mall”?

 

退出人们视野的沙湾会展片区,即将迎来更好的明天,记者昨日从金牛区获悉,该片区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将诞生一个全新的地标性建筑——“环球mall”沙湾店。

  环球mall”沙湾店效果图

  曾经

  它是成都会展经济的心脏

1997年7月,代表着成都会展业起点的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沙湾)——一座总面积5.5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建筑落成投用。在随后的20年里,这里主办、承办、协办过各种中国国内和国外的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大型糖酒会、西博会、服装博览会、人才招聘会……可以说沙湾会展中心见证了成都会展经济的腾飞,这里曾是成都会展经济的心脏。

然而,随着成都会展业的壮大,沙湾会展中心显得局促起来,小展馆难以容得下大展会。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早已接过成都会展经济的接力棒,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一期也已投入使用。今年71-15日,在沙湾会展中心举办的“2017成都特价商品交易会”,是20岁的沙湾会展迎来的最后一次人声鼎沸。之后,它就告别了成都会展舞台,不再承接任何展览。201798日,承载了成都市民20年记忆的沙湾会展,在爆破声中正式开拆,计划年内拆除完毕。

  如今

  它将变身大型商业综合体

据介绍,在沙湾会展中心原址上新建的“环球mall”沙湾店,占地约75亩,将采用国际最新情景式商业空间营造理念,建设集融汇互动科技、海洋乐园、影视娱乐、餐饮美食、洲际酒店、甲级办公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和文化城市综合体。

目前,会展旅游集团新的规划方案已形成,正在进行约16万平方米建筑的拆除,计划年内启动新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扩容沙湾片区商业体量、丰富区域业态,优化城市配套功能,激发商业与文化活力,提升沙湾片区城市品质。

返回目录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 2017-11-28

 

从会展区到集聚区,还有多远?

 

凭借着“19”的强劲拉动效用,会展业在中国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各地会展场馆、会展片区建设方兴未艾。然而,这些所谓的“会展片区”规划中,会展业究竟占比几何?这些政策及规划在多大程度上拉动了当地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中国整理了近期部分省市“会展片区”规划动态,共同探讨从“会展(片)区”到“会展集聚区”还有多远?

安排1亿元扶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1月23日,南宁市政府为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等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授牌,并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南宁市内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认定的集聚区涉及商贸和会展业、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与运动休闲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六个服务业行业。

    当天,南宁市还通报了服务业发展情况。现代服务业对南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17年前三季度,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370.66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2034亿元,大约比2011年的1076亿元翻一番。

    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1.9%。从2015~2017年,南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50%,且占比越来越大。这意味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是大势所趋。服务业也成为极强的就业吸纳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南宁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0.8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42%左右。此外,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电子商务、会展业、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行业发展较快

    据了解,南宁市内已有22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9个自治区级集聚区。(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

    临展+创智经济运行活力蓬勃

青浦徐泾是318国道的起点,素有“万里国道第一镇”的美誉。近年来,辖区内国家会展中心这一“会展经济新地标”的落户、“决战西虹桥”战略的实施,让徐泾已取得了“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的阶段性成果。

  主体建筑以四叶幸运草为造型的国家会展中心坐落于徐泾,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总投资约160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和会展综合体。

  规模大、品质高、影响力强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展览在国家会展中心的相继举办,大大提升了徐泾会展经济。徐泾,直面国家会展中心和大虹桥的辐射效应,主动承接会展溢出效应,抢抓“一城两翼”西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把104区块作为徐泾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强势推进新增长极培育。“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产业会展促进中心”与“上海国际会展产业园”双双落户徐泾,全面盘活104区块以及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资源搭建了平台,加强平台招商,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形成徐泾会展的品牌集聚。

  徐泾104区块实现产税从2015年的8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12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税收9.07亿元,同比增长46.5%,预计全年产税将达到18亿元。

  随着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在徐泾的落户,徐泾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不仅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更是青浦乃至上海的一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国际新名片。文创产业将成为徐泾镇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再生的新引擎。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徐泾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3.19亿元,同比增长12.4%,为全年目标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区级税收14.98亿元,同比增长11.6%。镇结算财力从10.16亿元提高到14.8亿元,增长45.7%;镇结算财力达到11.35亿元,同比增长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8988元提高到48000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28亿元,同比增长6.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05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7亿元。徐泾的经济运行呈现出活力、健康的新气质。(上海市政府网站 )

高度统一思想 推进会展片区发展

  今年以来,高铁新城黄兴片区紧紧围绕地下综合管廊这一重点,在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上下功夫,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见实效,积极推进项目征拆。目前高铁新城片区在拆在建项目共26个。2017年,高铁新城片区共计签约700户,拆房740户,腾地2000余亩。其中地下综合管廊所涉及的9个项目,需征地1870亩、动迁704户,已于1031日如期按质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项目施工正有序推进。

湖南省长沙市副市长廖建华指出,黄兴片区要抓紧战略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会展经济,拆迁工作是重中之重。她强调,要高度统一思想,加强工作协调,切实解决问题,推进会展片区发展,努力形成共建共享品质长沙的强大合力。(红网)

2030版廊坊总体规划再落实,会展区迎利好

11月16日,廊坊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廊坊城市规划的亮点和未来工作思路。

据廊坊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杨肖明介绍,未来将廊坊置于环北京协同发展的广阔空间来规划城市布局,推动规划由扩张性向优化空间结构转变,严控建设规模,整体空间适度留白;预留大尺度生态廊道,打造平原森林城市;以快速交通连接,以生态绿地隔离,拉开城市框架,构建与环北京密切联通的开放空间;实施“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布局;由法国包赞巴克规划建筑大师担纲,与业内著名团队组成“工作营”,高标准开展九州组团城市设计,力争让每幢楼房、每条道路、每个建筑成为城市精品,城市规划工作取得可喜进步。

为落实2030版城市总体规划,将廊坊建成“环北京城市群重要节点”, 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廊坊市推动北部文创与高端服务发展区、中部科创与临空发展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三大产业分区发展,在域内重点建设2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作为绿色工业的会展行业,近年来在廊坊得到了飞速发展,仅在2016年带来80万的人流吸引国际人才光临。

返回目录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7-11-28

 

上海会展经济与全球顶尖水准的差距在哪?

 

倒计时一年,申城又将迎来一场世界级的盛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场预计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的盛会,为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上海正以探索自由贸易港区建设、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契机,探索更加高效的贸易便利化措施。这场博览盛会,与当前的改革探索相得益彰,更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带来推动力。

  “会展业有着通过集聚为客户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因此,越是‘新常态’之下,越有着逆周期增长的特点。上海加快‘国际会展之都’ 建设恰逢其时。”全球最大的会展企业英国励展集团首席执行官查特·伯切特表示。

  面对“恰逢其时”的发展良机,上海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会展经济;对标国际,距离“会展之都”目标的实现,还有哪些差距?

    全球成长最快的会展城市

2002年申博成功开始,以筹备世博为契机,上海的会展经济就进入了“加速跑”时代。

  2002年至今的十五年间,上海展馆数量从最初的7个变为如今的12个,室内展馆面积从15万平方米扩大到80万平方米。去年,上海举办各类展会880个,展览总面积1605万平方米,分别比五年前增长30.6%68.6%,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均居国内首位,跻身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会展城市之一。

  相对展会数据,展馆的数量、面积并不格外引人注意,但却是后续事业得以持续增长的根基。20141231日,上海青浦。这株总面积达147万平方米的“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正式落成。“一家合适的场馆真的会成为国际大展的救星。”作为浸淫会展业三十余年的“老兵”,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深知场地对展商、对整个会展行业的重要性。

  上海市商务委介绍,国家会展中心落成,解决了困扰上海多年的大型展览场馆设施不足的问题,并形成了浦东以新国际博览中心、浦西以国家会展中心为核心的东西联动发展格局,成功吸引了一批国际大展、名展,带动了产业链的集聚,加快了展览业的升级发展。

  硬件打下根基,上海会展经济的软实力也在稳步提升。近年来,上海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引导会展行业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比如,上海在国内率先取消了国际展览审批制度,将原来每年集中申报审批调整为网上实时申报;取消了同类展览项目的数量限制和“档期保护”,鼓励和引导兄弟省市优秀会展项目落户上海,打开市场大门,降低准入门槛,打造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

  建设品牌、维护品牌是展览业提升质量层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近年来,上海加强与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对展览期间的知识产权进行严格保护;另一方面,上海积极吸引各类优秀展览项目落户上海,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展览名称和标志申请注册商标保护、开展国际认证,加大对品牌展览项目的培育和保护。目前,上海已有经UFI认证的展览项目26个,经认证的会员单位23个,11个展会入选《进出口经理人》杂志评选的2016世界百强商展。

  上海大学教授、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介绍,从世界各国会展业综合实力看,中国后来居上,已经排在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名;从各大会展城市看,上海综合排名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巴黎和法兰克福。

    对标全球水准找差距

  榜上虽有名,但差距和短板仍不可忽视。

  最近,一家上海知名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因商业竞争关系匿名)正远赴美国考察某细分领域的专业展会。该企业是近年来国内综合性和行业性展会的常客和明星,但这次,企业从品牌部到市场部,从高管到普通营销推广人员,组成阵容庞大的团队赴美。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次去美国只是探营,为的是明年正式作为展商参展,他们计划用一年时间做好万全准备,要在美国展会上一炮打响,期待藉此轰动国际市场。

  在上海,该企业所处行业的展会也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论展商、观众数量和展示面积,均不逊国外。“美国的展会规模不大,但却是全球公认最顶尖、最权威的,期间如果能获得认可,意味着我们的一只脚踏进全球市场。”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搏杀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嗅觉最为灵敏,而市场选择,真实反映了上海会展经济与全球顶尖水准的差距。

美国的会展经济不是特别突出,相比欧洲一直有明显差距,在展馆硬件和展会规模等方面也已被中国反超。但在美国,专业领域的“王牌展会”却层出不穷,一个“王牌展会”,往往可以引领全球行业风潮,推动技术革命,这是展会能够让企业“毕其功于一役”的原因。

  “上海会展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依然缺少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组展商。”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表示。

  上海贸促会会长杨建荣指出,从硬件上看,上海目前展馆总面积已经超过100万平方米,名列全国第一,在世界上也已进入第一梯队;但从世界百强商展和专业会展企业数量看,欧洲占据绝对优势,上海与世界顶尖的会展之都还有明显差距。“以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为例,它们在全球有几十个分公司,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上百场高品质的展会。”杨建荣说。

  在看得到的统计数字之外,更有看不到的“带动效益”。在上海,规模庞大的国际性展会越来越多,但不少展会“热闹在当下”,展会对餐饮、住宿等消费行业拉动很大,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市场交易,但对行业尚缺乏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和后续影响。参展商旨在分享市场,所以“重在参与”,而缺少“一鸣惊人”的念头,这让展会对行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另外,对标世界会展之都,上海虽然已经具备举办大型展会的丰富经验和强大能力,但在各方面细节上也存在短板。“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重点还需放在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和营商环境上面,这样才能与其他城市真正形成错位。”长期关注上海会展行业的查特·伯切特表示。

    搭好台,更要唱出好戏

  上海企业筹备一年时间,跑到美国参展,表面原因是当地展会的世界影响力,深层看则是因为美国在该行业的全球领先优势。

  因此,上海打造“国际会展中心”,不光是“搭台”,更要唱出“好戏”。举办展会,根本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上海已经在一些产业领域形成优势,并在一些新兴领域培育新动能,这些都是未来会展经济可以聚焦的重点,可以成为上海打造‘王牌展会’的发力点。”经济学家指出,上海会展经济的下阶段发展,必须要与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结合起来。

  今年的上海车展、工博会等大型展会上,会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已经萌芽。今年上海车展,不仅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各大车企也不再沉迷于短期的市场竞争。观众的注意力从车模、明星,转向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等尖端技术,车展真正成为汽车业变革的一扇窗口。工博会伴随着国内制造业复苏回暖、再度振兴而火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成为最亮眼的主角,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捕捉着展会上的前沿技术,寻找引领巨大突破的新商机。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上海会展经济需要突破的另一关键点。近年来,上海一些快速成长的“当红”展会,大多是由市场力量主导举办。而一些长年来由政府主办的展会,曾经影响巨大,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已经显出疲态。

  “发展会展经济,政府应当加快职能转变,政府的定位需要更明确,应该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尚玉英介绍,上海将在发展会展经济中致力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纠纷解决机制等;用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手段,整合项目审核、信息报送等渠道,进一步提高展品通关便利化水平和行政服务效率。

  “我们还将严格规范政府办展行为,减少财政出资和行政参与,建立政府办展退出机制。”尚玉英说。

  “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作用’,当然这要基于‘市场化方式’,德国的经验尤其值得上海关注。”张敏介绍,德国的会展场馆由政府投资,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控制管理,这其中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但政府支持、政府监管丝毫没有放松。比如近年来每届汉诺威工博会,德国总理默克尔都会亲自到场;每逢大型展会举办期间,整个城市都会切换到“会展模式”,50万人口的城市从机场、车站到酒店、餐饮都倾力为会展业服务。

  张敏认为,没有上海的城市品牌、公共信用,就没有世界一流的上海会展业。具体的实现路径包括:通过产业立法规范和引导会展业健康发展;建立会展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维护市场秩序;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实现市场信息共享;立足“两个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借助业界高层定期不定期专业培训提升会展业骨干的素质和水平等。


上一篇: “16+1”合作首个大型展馆投入运营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