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国纺织企业赴美签证的拒签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拒签率在2000年为10%至20%,2001年为30%,2002年为40%,2005年已高达50%。“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在纽约已有7年的历史。过去几年,有超过1000多家优秀的中国服装、面料以及家用纺织品生产经营企业赴美参展,这些企业受到了美国客户的普遍欢迎。尽管美国客商们喜欢中国企业的产品,但美国使领馆却似乎并不喜欢,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拒签率”了。
2005年第六届纽约“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由于美方签证的原因,导致当年申请去美国参展的250多个我国厂家减少到了170家,参展人员从420多人减少到200多人。对于拒签问题,英国《金融时报》有报道:调查显示,签证问题更多地发生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商人身上,其次是马来西亚、印尼和韩国商人。除了美国外,欧洲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也在采取防范措施:每年春秋两季在德国法兰克福消费品展上,中国企业全部被安排到了偏僻的副馆;每年一度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世界最大鞋展,新加入的中国企业几乎无法拿到摊位;美国拉斯韦加斯、德国杜塞尔多夫两个世界最大的服装展,针对中国等国家的参展企业基本没有自有品牌的情况,单独开设了“贴牌加工区”。实际上,这是人为在同一展览中对企业进行分档。之所以大面积缩减中国企业的参展,甚至拒绝中国企业参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考虑。由于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明显,许多订单被中国企业抢走,对当地企业造成影响。当地的劳工组织对展会主办机构施加压力,不让中国企业参展。